長知史

人們常把帝王或朝廷說成是九重天,天真的有九重嗎?

人們常把帝王或朝廷說成是九重天,天真的有九重嗎?

古代人常說九重天,來代表天之高遠,不可莫測。天到底有多遠呢?《淮南子,天文訓》中說天「去地五億萬里」。古代人說的九重天,雖然含有玄遠之意,可這並不是指天有九層,而是依據方位將天劃分為九個部分。

秦代《呂氏春秋》中記載:「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藪,風有八等,水有六川」,將天分成九部分。這九部分最中央是鈞天,東方是蒼天,東北是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顏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

每一層天,都有其所代表的星象。宇宙的神奇,在這個詞語中體現無遺。  

古人認為皇帝是天帝之子,秉承上天旨意來治理天下,所以常把皇帝稱為天子。皇帝本人也被稱為「九重天」或「九重天子」。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名詩《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當時皇帝派遣使者迎佛骨入京,韓愈反對此舉,故而向皇帝上《諫佛骨表》一篇,可是卻被貶到距京師八千里之遙的潮州,這裡的九重天即指皇帝。  

古代帝王掌管的朝廷也常被稱為「九重天」,戲曲《長生殿》也有「說不盡九重天上恩如海」,以九重天代指皇宮。用玄遠的九重天代指殿宇廣闊、深邃恢弘的皇宮,還真挺形象的。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8年1月3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