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在水上移動的農田|五穀豐登

在水上移動的農田|五穀豐登

圍田

 

圍田,又叫做圩田。圩,即堤的意思。圍田、圩田就是築堤以繞田的意思。長江中下游地區,許多地方由於臨近江河湖海,地勢低窪,容易被水淹浸,不利農作,於是需要築堤擋水,是有圩田的出現。

 

春秋末年,吳越兩國,就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開始圍田了,當時的蘇州城附近都有大片圍田的分佈。唐宋以後的圍田已不是簡單的築圩圍水,還有河渠、門閘等水利設施。加上這些水利設施之後,築圩的作用已不再是簡單地擋水,還可以在乾旱時開閘引江水進行灌溉,使圩田成為旱澇保收的穩產、高產田,給農民帶來很大的利益。

 

圩田的發展,擴大了耕地面積,對於糧食產量的增加和人口的增長起了很大的作用,宋代出現的「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以及明清時期出現的「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都與圩田的發展分不開。

 

架田

架田,又稱葑田或浮田,是一種漂浮在水田上的農田。這種農田最初是由泥沙自然淤積水草,如菰葑等的根部,日久浮泛水面而形成的一種自然土地,東晉時,長江流域便開始利用這種土地種植水稻等作物。而葑田之名,則最早見於唐朝。

 

後來人們便模仿葑田的形成機理,作成木架浮在水面,將木架裡填滿帶泥的菰根,讓水草生長糾結填滿框架而成為人造耕地。開始時,人們仍稱其為葑田,元代則正式將葑田命名為架田。架田已突破了葑田的限制,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造耕地。

 

架田浮在水面,是一種活動的農田,易為人偷盜,歷史上曾出現過多次訟案。為了防止它們隨波逐流,或人為的偷盜,人們用繩子將其拴在河岸邊樹上;而有時為了防止風雨迫打,毀壞莊稼,人們又將其牽走,停泊在避風的地方,等風雨過後,天氣好轉,再把它們放到寬闊的水面。

 

架田是中國農業史上的一項重大發明。它利用水面種植,不僅擴大了耕地面積,而且不擔心乾旱,因此在叢多地少的水鄉地區最為適宜。

 

桑基魚塘

 

將低窪地挖深變成水塘,挖出的泥堆放在水塘的四周為地基,基和塘的比例為六比四,六分為基,四分為塘,基上種桑,塘中養魚,桑葉用來喂蠶,蠶屎用以飼魚,而魚塘中的塘泥又取上來作桑樹的肥料。通過這樣的迴圈利用,取得了「兩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經濟效益,這便是桑基魚塘。桑基魚塘是明清時期中國水鄉人民在土地利用方面的一種創造,也是中國建立合理的人工生態農業的開端。它既能合理利用水利和土地資源,又能合理地利用動植物資源,不論在生態上,還是在經濟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效益。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