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於農業社會中的「權威性人格」|五穀豐登

於農業社會中的「權威性人格」|五穀豐登

中國人農業的經驗都是由祖先一代一代累積下來的,再加上儒家學說「孝」的感染,形成中國人服從前人,崇拜古人的思想。更甚的是,在以家庭、宗族為本位的農業社會裏,形成了一種子從父、婦從夫的倫常關係,亦產生了所謂的「權威性人格」。

 

由於對自然之不可捉摸,常充滿焦慮,而焦慮之避免與解消則唯有二個途徑,一是倚賴傳統,一是倚賴權威。而傳統的中國社會則是「權威性人格」與「權威的社會結構」之相互為用。

 

中國的古典社會是一以倫常關係為基底的社會,每一個個體不是獨立者,而是在倫常之網中的一個「依存者」。根據中國著名的人類學者許烺光先生的研究,「中國的社會結構是以家庭為基礎,家庭中的成員關係是以父與子的關係為「主軸」,其他種種關係也都以這一主軸為中心。父子的關係不但發生作用於家庭之中,而且擴及宗族,乃至於國家。中國古代的君臣關係,實是父子關係的投射。由於中國社會的背景所孕育,中國人的性格因素首先是服從權威和長上(父子關係的擴大)」。柯萊曾說家是人格的主要塑模者,由於中國的家是建立在父子的關係上的,因此,中國社會中,人與人的開係,常非平等的關係,而是從屬的關係。故中國社會具有階層性的結構,人們都有一種「階層性的心態」。

 

在傳統的階層系統中,每個人均有雙重地位,即他本身是一「在上者」,亦同時是一「在下者」,而隨歲月之變,「在下者」總逐漸成為「在上者」;此猶媳婦之可成為婆婆,子女之可成為父母,下僚之可成為上官。而一個中國人在社會或政府上做事,首先在腦海裏考慮的不是「什麼是什麼」的問題,而是「誰是誰」的問題。因為決定對錯是非的是階層的身份而不是事情的本身。「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說法雖可從父母之慈愛心上說明之,但亦未嘗不可從權威性上說明之。這種情形可見之於師生、夫婦,亦可見之於君臣、官民,在一般人的心理上,老師總是對的,君子總是不可挑戰的,官老爺總是沒錯的,在中國先秦儒家的原典中,雖然有相對主義的精神,但此只限於理論層,而在行為層上則總為絕對的片面精神所籠制。毫無疑間,這種權威性人格具有安定傳統社會的功能,但權威人格與權威性社會結構交互影響之餘,便使社會的創造力大大地斲喪了。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