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自纏」的太極拳|豫遊中原

「自纏」的太極拳|豫遊中原

焦作有一張響噹噹的名片,就是太極文化的經典之作--太極拳。

 焦作溫縣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縣。據說,祝融後代「祝融八姓」的溫氏、蘇氏都曾在這裡建國,繁衍生息;商代第十三帝祖乙由相(金安陽市)遷刑丘(今溫縣北平皋村),周初,周王分封這裡和軹、原等周邊十二邑給大司寇蘇忿生,建溫國;秦統一中國後屬三川郡,改稱溫縣至今。溫縣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民風淳樸,文化積澱豐厚,名人輩出,孔子弟子卜商(子夏)、開兩晉基業的司馬氏父子和清代「帝王師」李堂階都是這塊黃土地上的一代英豪。

滔滔萬里黃河之濱,有一道蜿蜒起伏的青風嶺,太極拳的發祥地--陳家溝村是這裡一個產東起眼的普通村莊。陳家溝村西距溫縣縣城溫泉鎮約5公里。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村中有常陽古寺,村以寺得名。明洪武七年(1374年),由山西洪洞縣遷來的山西晉城東土河村人陳蔔,率全家至常陽村定居繁衍生息。陳蔔勤勞淳樸,精於拳械,仗義任俠,移居常陽村後即帶領村中青壯年百餘人,潛入青風嶺匪巢,將為非作歹的土匪一舉全殲。從此,聞名遐邇的陳蔔在村中開設武學社。授徒傳藝,也開創了陳氏世代習武家風之先河。

自古以來,武術界有「傳男不傳女」的規矩,陳氏家族更有「太極拳不傳外姓」的族規。為人豁達大度的陳長興卻根本無此狹隘偏見。在村裡開辦武學的陳長興,毅然打破拳「拳不外傳」的祖訓族規的求縛,破例收河北廣平府人楊祠魁(字露禪,1799年-1872年,楊式太極拳創始人)為徒,盡心傳授。然而,陳長興沒有想到,正是這位無意中收的徒弟,在發展和普及太極拳方面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1992年,溫縣人民政府在陳家溝重修了楊露禪學拳處,以資紀念。

陳氏太極拳的演練風格與特點是:纏繞摺疊,鬆活彈抖,快慢相間,剛柔相濟,連綿不斷,一氣呵成。如濤濤江河奔騰不息,氣勢恢弘,又似游龍戲水怡然自得。其核心就在於「自纏」。身纏、手纏、足纏、臂纏、腿纏,周身纏。故有陳氏太極拳乃「纏」法也之說。

以陳王廷為首的陳氏太極拳歷代名家,前赴後繼如滔滔長河,孜孜不倦似追日夸父,用汗水、用心血辛勤培育了中華太極文化的奇葩--太極拳,為中國體育史樹立了一通巍峨的豐碑,為廣大群眾提供了一套老少鹹宜、通俗易學的健身方法,其功,其德,可昭之日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