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34.05|行動的時鐘—更夫|日出而作

34.05|行動的時鐘—更夫|日出而作

古時候,沒有精準的計時儀器。白天,百姓可根據太陽的方位去推測時間,那晚上怎麼辦?為了讓百姓掌握晚上的時間,古人想出了報時制度,稱為打更,並由此衍生了一種巡夜的職業,稱為更夫。

 

古人以更作為晚上的計時單位,一夜相等於現代晚上七時至第二天清晨五時,一更是現代的兩小時,所以一夜共有五更。

 

在晚上,更夫透過滴漏或燃香去掌握時間,每隔兩小時便在街道敲打報更工具,如用木鼓敲打銅鑼等,走街串巷地報知時間。他們常會配合口號打更,如「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寒潮來臨,關燈關門」和「早睡早起,鍛煉身體」等,提醒百姓小心火災及盜賊。

 

自漢代到宋元時期,更夫普遍是由地保等城鎮中最小的管理者聘請和管理,而打更支出則是向商戶、居民籌集。到了明代,打更制度多由丐幫管理,而更夫多由老弱病殘的窮人充任。及至清代,朝廷認為巡更具有防火防盜的作用,將更夫列入官職。因此,更夫多為身體健壯的人出任,而待遇也得到提升。至民國時期,由於鐘錶開始普及,更夫這行業也逐漸被淘汰了。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