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上班,是大家最不想面對的事實。每到星期一,大家都不想上班,覺得發明上班的人是最邪惡的。其實古代人也需要上班,他們也不想上班。
《詩經》當中有一首很有趣的詩,叫做《雞鳴》。整首詩就是再說妻子聽到雞啼了,於是叫丈夫上班,但是丈夫卻遲遲不願意起床。妻子說你可是公務員,再不去上班你肯定會被辭退!看來不想上班這個想法,古已有之。
但是古代人上班的情景比今天更加辛苦,也很難怪他們不希望上班。古代社會日出而作,但是他們的日出是指早上五點到七點。古代稱上班為「點卯」,因為多數的店鋪、官府都會在卯時,也就是上午五點到七點開門辦公。所以他們需要在這之前回到辦公地點報到。古代人上班還沒有公車可以坐,多數人都是走路上班的,這樣一來隨時需要三點起床,想想就覺得可憐
除了上班難,萬一不滿意現在的工作,可以做什麼呢?這也是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大家常說「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先不論為什麼行行都可以出狀元,到底古代有沒有這麼多行當呢?清代的著作《清稗類鈔·農商類》就說道:「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就其分工而約計之,曰三十六行……十之,則為三百六十行;皆就成數而言,」其實古人真正認同的,只有三十六行。所謂的三百六十五行,只是覺得每一行當中都有細分的工種,所以就稱之為三百六十五行。當中有不少的行業,像是玉石行、球寶行、巫行、首飾行,不是普通人可以做的。所以要是古代人對自己的工作覺得沉悶,想轉一轉行業。對不起,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選擇。
所以看到這裡,各位對於上班又有什麼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