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33.05|什麼是落蘇?|活在古代吃不到

33.05|什麼是落蘇?|活在古代吃不到

落蘇,聽上去十分優雅的名字,隱隱帶著秋天的味道。如此優雅的名字,上海一帶的人居然是用來稱呼茄子的!到底為什麼呢?相傳隋煬帝有一次吃到一種紫皮白肉的瓜,他驚嘆世界上竟有如此嫩滑的瓜肉,賜名為「崑崙紫瓜」。吃著吃著又覺得白色的肉好像用牛奶做成的「酪酥」,久而久之就有人稱茄子為落蘇了。

 

茄子的原產地是在印度,當地最早將茄子大規模種植,同時也培養出不少新品種的茄子。現在在菜市場見到的圓茄子,長型茄子最早都是印度培養出來的。印度人培育出不少的茄子品種之餘,也將其推廣至東南亞一帶,遠至馬達加斯加都有茄子的踪跡。

 

而這些印度茄子沿著南方古道,進入四川一帶,大約西漢末年四川人就吃上茄子了。西漢末年的大文學家揚雄就在《蜀都賦》當中,稱讚自己的家鄉有茄子吃。不過生茄子本身的味道,並不是人人能夠接受,於是這種食物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是在南方一帶小規模種植。

 

而後來茄子開始受重視,是因為茄子在冬天也能照樣生長。晉代嵇含所撰寫的《南方草木狀》提到「茄樹。交廣草木,經冬不衰,故蔬圃之中種茄。」在古代,冬天像吃新鮮蔬菜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難得有植物能夠在冬天維持生長,使得茄子漸漸進入了大家的餐桌。東晉時期的鎮江,是當時全國聞名的茄子種植中心。

 

 茄子體型較一般瓜類大,可食用的部位多,所以古代人為茄子研究了很多吃法。當中最有名的就是《紅樓夢》中記載的:「才下來的茄子皮剝了,只要淨肉,切成碎塊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合香蕈、新筍、五香豆腐乾子、各色乾果子都切成丁,拿雞湯煨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罐子裡封嚴。」如此講究,茄子也非尋常物了。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