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33.03|大蒜與它們的產地|活在古代吃不到

33.03|大蒜與它們的產地|活在古代吃不到

大蒜算是很普遍的調味料了吧,家家戶戶都會有大蒜。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大蒜要叫「大」蒜呢?

 

中國本來是沒有大蒜的,但是有一種與大蒜類似的植物,叫做薤。在長江流域,或者南部諸省都有種植。這種植物看起來十分像蔥,莖部看起來十分像蒜,其實它在植物學上和蒜也是屬於近親。不過大家最為熟悉的叫法,可能是蕎頭。這種酸酸甜甜的食物,就是由薤的莖部醃製而成。古代人很早就知道食用薤,特別是在煮肥肉的時候要加薤來辟除肥膩。《禮記》就有記載:「脂用葱,膏用薤」,說的就是這點。

 

而大蒜這種植物,原產自亞洲中部帕米爾高原。早在5000年前,埃及人就已經在種植了,後來漸漸散播到中亞一帶。張騫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押長達十年,這期間張騫發現了一種名叫「葫草」的植物,和薤十分相像。於是就經常食用,最後在回國的時候順道帶回中國。

 

剛開始大家叫這種植物作胡蒜,因為是來自與西域的。後來大家都發現這種植物和薤十分類似,只是區別在於大小。所以就稱其作「大蒜」,而薤也叫作「小蒜」。

 

大蒜在引進後不久,就成為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食物。因為在西漢時期煮飯的時候,沒有很多調味料選擇。除了醋、鹽之外,就只有少數幾種的醬料。而當時用香料入菜的選擇也不多,最常用的只有花椒。所以當大蒜這種食物引進中原後,大家都覺得十分適合煮菜,漸漸就成為常見的調味物了。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