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28.07 萬物之始——黃(上)|古色古香

28.07 萬物之始——黃(上)|古色古香

 

【黃之源起】

 

「黃」字在中國文化裡出現得很早,甲骨文裡就有。郭沫若考證說,「黃」的本意,乃是玉珮,從字形來看,中部的方形筆畫代表環狀的玉,上面的筆畫代表繫於腰帶用的絲絛,下面的兩筆代表裝飾用的穗子。金文中經常有「賜汝朱黃、玄衣」的記載,就是頒賜美玉等物的意思。

 

如此釋「黃」,並非郭氏的一家之言,1899年甲骨文被發現後,許多古文字學家,如徐中舒、張清常等,都持此見。《禮記》裡曾有「行步則有環珮之聲」的記載,也足見商周時人們有佩戴玉環玉玦的習慣。所以《甲骨文字典》裡採信了郭沫若等學者的觀點,解釋說「黃,像人珮環之形,古代貴胄有佩玉之習」。《漢字源流字典》則說得更為詳細,說「黃」在甲骨文裡的造型是象形字,出現金文以後變得繁複,在小篆裡則被修改得齊整,等隸書轉化為楷書後正式寫作「黃」,乃是「璜」的本字。而「璜」,本就是指黃色的美玉。

 

東漢時沒有人研究甲骨文,所以許慎對「黃」的解釋是「地之色也」,即大地和土壤的顏色。這個字的含義如何會從玉珮轉變為顏色呢?有人推論說,古時候,可能先形成了一個崇拜黃色事物的氏族,他們有了對黃色這一色彩的認知和概念,但卻沒有一個表示這一概念的文字。他們也沒能就這一概念創立某個文字,卻借用了一個字形來滿足應用的需求。借用一個什麼樣的字形,當然是要經過深思熟慮的,不能是隨意之舉。很有可能的是,這一氏族又以喜愛佩玉為特點,於是,他們選用了能反映本氏族特徵的佩玉的圖形符號,來代表他們喜愛的顏色,甚至他們的氏族。所以,本意為玉珮的黃字,就成了顏色的符號。而這一過程,就是文字學造字所用的「六書」中所謂的「假借」。

 

考古工作已經發現,在夏朝時,確實有一個名為「黃」的氏族,與商族同屬東夷集團,都受夏王朝的壓迫。而當商族興起、夏商鼎革之時,黃人便立即參加了商族反夏、滅夏的鬥爭。商朝建立後,由於黃氏族人的功勞,「黃」成為商朝的重要封國。商王朝的疆域,《漢書‧賈捐之傳》說「東不過江黃」,就是往東不超過江水和黃國。而黃國的位置,大致在今河南潢川一帶。

 

 

【孤家寡人】

 

黃色應當是中華民族最早認知的色彩之一。文明起源於黃土漫漫的平原,這正是《易經》所謂「天玄而地黃」。我們的皮膚天然就是黃色,所以蒙古鐵騎踏過多瑙河時歐洲人驚慌失措稱之為「黃禍」。然而,漢字裡表示黃顏色概念的文字,卻十分有限。除了「黃」以外,勉強而論,「纁」、「緗」也扯得上關係。但「纁」原指黑紅色,通假「曛」字後,則指代落日餘暉那種紅黃相混的顏色,並不純正,而且這字基本已廢棄不用;「緗」是指淡黃色的絲織品,這字也用得極少,用它來指代顏色的情況就更少。所以,相對於表達紅色和青色的那些五花八門甚至千姿百態的字眼,「黃」之孤家寡人,顯得甚為可憐。

 

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有學者認為,黃色在封建王朝是皇室壟斷的色彩,因此限制了它的應用和推廣。但這個觀點不大說得通,因為黃色實際上是到了唐代,才宣佈為帝王專用,而唐之前的千數年中,黃顏色的品類與文字都沒能發展到青、紅那種繁盛的程度,大約還是與這種顏色不易製作有關係。紅色既有從植物提煉的,也有從礦物提取的。青色雖然基本都是從植物原料中來,但那原料的栽培十分廣泛。黃色便不同了。古時染黃用的植物原料,秦漢時主要為梔子,南北朝以後,才擴展到地黃、槐樹花、黃檗、薑黃、柘黃等。而秦漢之前,似乎連梔子的種植都很有限。比如周朝時設置的「掌染草」官員,負責的顏色有紅有黑有藍,卻沒有黃色。而能夠染黃的礦物原料,如石黃、雄黃等,也都使用得很晚。

 

再者,人們對於色彩概念的認知和總結,基本都是來自於實踐。自然界中,紅色與青色的表現物十分繁多,黃色的卻相對有限。除了土壤與自己的膚色外,大約只有極少的植物、動物等是黃色。其結果就是,人們不再為這些極少數的東西單設概念,反而用已有的概念去指代它們。

 

 

(本文為陳魯南《織色入史箋:中國顏色的理性與感性》部分書摘)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