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方眾多的文學形象中,殭屍和吸血鬼是一對典型的極具相似性的形象。同樣身為恐怖形象的中國殭屍與西方吸血鬼都源於民間傳說,在歷代的文獻中也有反映。隨著傳媒的迅速發展,吸血鬼與殭屍的形象被廣泛應用於電影,遊戲,小說中,為中西方大眾所熟悉。本文將對兩者的相似性與差異進行研究,並分析造成異同背後的深層次文化因素。
一、殭屍的起源與傳說
殭屍一詞出於《大千錄》,傳說最早的殭屍是軒轅黃帝之女---旱魃。《詩·大雅·云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最初,旱魃只被作為乾旱之神,到明清時期才被演化成為殭屍的一種。清代《子不語》卷十八:「絞死屍僵,出迷人者,為鬼魃。獲而焚之,足以至雨」;《閱微草堂筆記》卷七:「近世所云旱魃,則皆殭屍,掘而焚之,亦往往致雨」。
唐朝出現「屍變」一說,李冗的《獨異志》中《卞壺屍變》和《李則屍變》有簡要記述。而「殭屍」之說的盛行是在明代中後期及清朝,《玉芝堂談薈·死屍起舞》,《耳談·屍異》,《述異記·殭屍鬼》,《聊齋誌異》的《屍變》等都描寫殭屍的故事。清朝的中後期,殭屍傳說形成獨立的體系和正式的分類,袁枚的《子不語》和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之中有詳細記述。
關於殭屍,在民間最有名就是「湘西趕屍」:屍體披著黑色屍布,頭上戴著一個高筒氈帽,額上貼著幾張書著符的黃紙,趕屍匠敲打著陰鑼領著屍體向前走。
趕屍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用於將客死異鄉的人送回家鄉安葬。
二、吸血鬼的起源與傳說
西方吸血鬼起源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兩種:亞當和夏娃的第一個兒子該隱,因殺害兄弟而受上帝詛咒,終生吸食活人鮮血;猶大,出賣耶穌而後悔自殺,上帝使他不死,永遠孤獨,用作懲罰他。
14世紀歐洲瘟疫流行,人們因為恐懼,在尚未確定生死前就將病者倉促掩埋。這些人臨終前掙扎出來,所以人們看見「屍體」活動、流血、傷人。這在死亡籠罩的歐洲,借助人們的恐慌得以迅速傳播。中世紀以後吸血鬼迷信開始形成,引起人們的恐懼和崇拜。而英語中第一次出現吸血鬼這個詞是在1732年。隨著時代發展和浪漫主義的興起,吸血鬼於進入了文學作品,如拜倫的《吸血鬼》,柯勒律治的《柯裡斯特貝爾》,濟慈的
《無情的美人》、《拉彌亞》,波德萊爾的《吸血鬼的變形》。
三、殭屍與吸血鬼形象今日的發展
現代人對吸血鬼的認識多來源於布萊姆·斯托克1897年的著名小說《德古拉》,蒼白、嗜血、恐懼陽光、長生不死的吸血鬼形象確立起來,成為歐洲文化中的一個符號並且普及到藝術領域。1976年,安妮·賴斯出版了新形態的吸血鬼小說《夜訪吸血鬼》,而近年來,斯蒂芬妮·梅爾的小說《暮色》系列,更是再次掀起吸血鬼熱潮。但是當代的吸血鬼已經從十八、十九世紀的惡魔形象轉化成一個具有人性、情感豐富值得同情的形象。對生命的嚮往、對孤獨的恐懼、對愛情的執著、有時甚至被塑造成拯救人類危機的英雄。可以說吸血鬼發展到現在已經變異了,被賦予了更多現代意義和人性色彩。
同樣,殭屍形象在後世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二十世紀30年代開始,香港不斷出現以吸血殭屍為題材的恐怖片,1985年到1989年期間有影響力的殭屍片就有12部之多,逐漸形成了現在大多數人心中的殭屍形象:身著清朝官服,身體僵硬,兩手前伸,蹦跳行走。但這時的殭屍題材已經吸收了一些西方吸血鬼的因素,比如以咬頸來吸血,月圓時力量會特別強。
四、殭屍與吸血鬼形象背後的共同文化心理
1、對人死亡之後肉體的猜想。中西方對生死的看法大體上都是靈與肉的二元對立。《舊約·創世紀》中說:「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中國的《九章·哀郢》「羌靈魂之慾歸兮,何須臾而忘反。」《禮記·祭法》中有:「人死曰鬼」,又有「鬼,無形而生」。可見鬼是指人死去後的魂靈,對死後的肉體的猜想則衍生出殭屍的故事,西方的吸血鬼也是如此,兩者的本體都是死後的屍體。西方認為自殺者、暴死者,或沒有進行基督教葬禮的人會變成吸血鬼;在中國也有類似的說法,如果人死後沒有得到妥善安葬就會發生屍變。可見,殭屍及吸血鬼形象背後是人類生死觀的體現。
2、對他者的恐懼。殭屍與吸血鬼最可怕的是他們像瘟疫一般傳播和繁殖,可以迅速將一個村落同化。對未知物種和外來文化的恐懼、對自身生活領域的擔心是所有民族的人們共同的心理,也是人類心理深處最強烈的恐懼。十八、十九世紀吸血鬼文化繁榮的社會因素,很大程度是工業革命的展開,機器化大生產取代了傳統的生產模式,吸血鬼迷信迎合了當時人們心裡空虛、對未來世界和外來文化的恐懼。
3、科學技術落後導致的誤解與想像。古代的人類缺乏對大自然和人類自身的科學認識,但卻有著豐富的想像力,中西方很多神話傳說及民間風俗便由此產生。現在的人們用客觀的科學認識來給殭屍和吸血鬼想像做出了合理的解釋。比如「湘西趕屍」中的屍體其實是被人背著前進的,葬久不腐的殭屍是因為所葬地土質酸鹼度不平衡,而人們口中的吸血鬼其實是狂犬病的發作,咬人並傳播病毒。
五、殭屍與吸血鬼形象差異的分析
1、從形成上來看,吸血鬼傳說起源於人們對血的恐懼與崇拜,而中國殭屍則多源於屍變,這就是為什麼吸血鬼以吸食人血而聞名,而傳統說法中的殭屍是採集人身上的陽氣以及魂靈。
《舊約·利未記》「我對以色列的孩子說,:你們不可吃任何活物的血,因為那就是它們的生命,否則你們就會受到懲罰!」,《新約》中記載耶穌用自己的血拯救人類,於是血又變成了贖罪的象徵。這樣,在中世紀的基督教裡,血被賦予了超自然的能力,吸血鬼迷信日漸盛行。中國古代的自然觀中有陰陽之說,《九歌·大司命》:「乘清氣兮御陰陽。」王逸注:「陰主殺,陽主生。」便是死與生的陰陽對立。屍體放在暗處有精力的地方,就會吸收陽氣導致屍變。因此傳說中的僵尸要吸取活人的陽氣也就是生命力來保持自己的力量。至於認為僵尸也要吸食人血,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吸血鬼形象的同化。
2、在形象上的另一個明顯不同便是:吸血鬼仍然有自我、有思想,而中國的殭屍則是完全沒有思維的行屍走肉。造成這樣差別的原因,本質上是中西方靈魂觀的不同。中國靈魂觀有「魄」這個觀念,《太平禦覽》有「人之精氣曰魂,形體曰之魄」,中國古人認為人分魂與魄,人死之後,魂歸於天,入土之魄則全然是一副空殼。
因此中國的殭屍與西方的吸血鬼雖然都是以肉體重返人間,但西方並沒有明確把吸血鬼看作脫離靈魂的軀殼,他們有生前的記憶,有愛有恨,更多地被看作附體的幽靈,甚至還能變幻成蝙蝠。其次,這樣的差別跟後世的變異有關。吸血鬼形象在十八、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加工下表現出更多神秘、唯美的色彩,而二十世紀《德古拉》的問世及以此為原型的各種吸血鬼小說、影視的流行,使得吸血鬼具備了更多人性色彩和浪漫情調。而中國的殭屍形象缺乏這樣的一個轉型,盡管近十幾年來也有《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等影視作品的流行,但其創新主要是對現代吸血鬼文學的借鑒,因此並沒有引起更大的反響和更多突破傳統的創作。
3、吸血鬼形象具有強烈的反宗教色彩,而殭屍形象則更多地體現為封建腐朽社會的象征。作為基督教文化的產物,吸血鬼本身就具有強烈的反文化意味。許多影片以吸血鬼為題,揭露出社會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壓抑,質疑理性世界和自然秩序。教會曾借此機會大肆宣揚異教徒、叛教者死後會變成活屍,這就是為什麼吸血鬼總和背叛上帝有關。人們認為十字架和聖水都是吸血鬼的克星,而與宗教對立的吸血鬼正體現出一種對於宗教力量開始質疑的情緒。
同樣具有反主流文化傾向的中國殭屍則直接表現為封建禮教和腐朽社會的象征。我們最常想起香港電影中的殭屍形象:身著清朝官服,頭戴花翎官帽,雙手伸直,跳躍前進,便是對封建腐朽制度和僵化思想的諷刺。
香港在清朝末期被清政府割讓給英國,香港電影中反複出現的清朝殭屍形象體現著對清政府的不滿和調侃。隨著信息傳播媒介的迅猛發展,在世界多元文化語境下,中國的殭屍與西方的吸血鬼形象勢必會產生更大的碰撞,而今後兩者各自的形象又會有怎樣的發展,這仍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