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文化是以歷史人物關羽為原型,以忠、義、仁、勇等倫理觀念為核心,以民俗、宗教、藝術、制度等形式為表現的傳統文化體系,它的本質是一種英雄主義文化,也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優秀傳統文化。
這種文化在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去世之後不久就已經產生了,至今已有將近1800的歷史,古代的荊州就是這種文化的發源地。在今天,最能體現關公文化與荊州之間關係的是埋在荊州城牆之下的三國古城,酈道元的《水經註·江水二》中云:
「江陵縣(今荊州)……舊城,關羽所築。羽北圍曹仁,呂蒙襲而據之。羽曰:此城吾所築,不可攻也。乃引而退。」
也就是說,三國時期的荊州城是關羽親自督造的,所以,這座城其實就是他的遺物。從現有資料來看,這也許是他留給後人們的唯一遺物。
荊州關帝廟
早期的關公文化主要流行於荊楚地區。從三國到南北朝,在長達三百多年的大動盪時代裡,荊州的士人群體、普通民眾和少數民族對關公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005年在荊州發現的宋代關像,為目前最早的關公像。士人群體的言論使關羽成為上層社會評價勇士的標準,讓關羽的事蹟在官方記憶裡不至於消失,所謂「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荊州的民眾奉關羽為鬼神、山神、荊州神,「邦之興廢,歲之豐荒,於是乎系」,這為關公文化的多元化、宗教化傳播打下了基礎;荊州的武陵蠻、長沙蠻、零陵蠻等少數民族隨著遷徙將關公文化向南方的更遠地區傳播,這從壯族、彝族、瑤族、土家族等西南少數民族流傳至今的關公崇拜習俗中可見端倪。
隋唐時期,佛教天台宗創始人智顗在荊州玉泉山度化關羽的傳說開始流行,這使得關羽能夠作為伽藍神走進佛教寺院。不久,在唐朝德宗皇帝的認可下,關羽成為武成王廟六十四位配享名將之一,自此晉升於國家祭祀體系之列。
宋代以來,關羽在國家信仰中的地位不斷攀升。文獻記載:仁宗年間,關羽曾以「陰兵」助戰而被朝廷頒賜廟額;徽宗年間,關羽被封為「武安王」;北宋末年,「武安王精神」曾一度激勵包括岳飛在內的愛國將士們奮勇抗金;南宋時期,朝廷加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國師八思巴進言元世祖以關羽為宮廷法事監壇,以五百人抬關羽神像「遊皇城」(這種活動一直延續到元朝末年);天歷元年(1328年),關羽被元文宗封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萬歷二年(1614年),關羽被明神宗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關夫人被封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關平為「竭忠王」,關興為「顯忠王」,周倉被封為「威靈惠勇公」。至此,關羽成為國家意義上的最高信仰之一,與孔丘並稱為文武二聖。
明代關羽儺面具
清代以後,因為清皇族在入關前就信奉關羽,關公文化更是被推到了極至。順治九年(1652年),朝廷敕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雍正三年(1725年),愛新覺羅·胤禛追封關羽上三代公爵:曾祖為光昭公,祖為裕昌公,父為成忠公;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弘歷追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此後,歷代皇帝對關羽都有加封。到了光緒五年,他的封號已經是:「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共二十六個字,這在清朝廷對古人的追賜封號中絕無僅有。
明清以後的中國民間社會幾乎村村有關廟,關公的神職接近於萬能。他已經不只是武神、軍神,還是財神、鄉里神、江湖神、科考神、送子神以及各種行業神,在台灣、福建一帶民間宗教中,他甚至是第十八代玉皇大帝。所以,關公廟宇的數量早已超過了其他任何神袛的寺廟,遍布通衢城鄉,覆蓋全國各地。
在今天的世界範圍內,北至蒙古國的烏蘭巴托,南至緬甸果敢、越南河內、印尼爪哇群島、馬來西亞檳榔嶼、菲律賓怡朗、東帝汶帝利市、泰國曼谷、澳大利亞墨爾本、毛里求斯路易港、留尼旺聖丹尼,東至韓國首爾、日本橫濱,西至加拿大本拿比、美國紐約、舊金山、洛杉磯以及古巴的哈瓦那都有關公文化的存在,在這些城市裡都建有或曾經建有關帝廟,這種現象堪稱是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蹟.。而溯其根源,其實還是要談到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