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23.24 古代骨灰級驢友|遊必有方

23.24 古代骨灰級驢友|遊必有方

每有長假,很多旅遊景點都可謂「人滿為患」。中國古人同樣喜愛旅遊,還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驢友」,其旅遊行為和「旅遊觀」,不僅影響了同時代的人們,也影響到現代很多「驢友」的出遊理念。

 

 

「巡遊」--代表「驢友」:秦始皇嬴政

出遊業績:開創「旅遊與安邦」兼顧的帝王旅行模式

 

在古代中國旅遊樣式中,影響最深、最受關注的,當是「巡遊」,準確地說,是帝王巡遊。作為封建社會的始皇帝,嬴政當是「帝王巡遊」第一人,可以說嬴政開創了古代中國帝王「巡遊」式旅遊先河。

 

嬴政生前很喜歡巡遊。《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在嬴政稱帝10年間,曾有過5次巡遊活動,盡管其目的並非單純的遊山玩水,而是「以示強,威服海內」的色彩更為強烈,但卻開創了旅遊、安邦兼顧的一種帝王「巡遊」的旅行模式。

 

為方便外出巡遊,嬴政在統一全國後的第二年即大搞交通建設,在國內修建了四通八達的「馳道」,這些馳道就是當年的「高速公路」,不只對國防有利,也大大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嬴政第一次巡遊。當時他帶著文武大臣從國都鹹陽出發,經函谷關一路東行,先上鄒嶧山(今山東鄒縣境內),再登泰山,舉行設壇祭天的「封」禮;又登泰山腳下的梁父山,舉行設壇祭地的「禪」禮,此即所謂「封禪大典」。

 

這是第一次有確切記載的帝王封禪大典,泰山也從此被神聖化,「遊泰山」成了歷代帝王和普通「驢友」的心儀之旅,如今泰山旅遊那麼火熱,或許首先應該感謝嬴政。

 

嬴政的巡遊,幾乎遍及當時的整個中國。當然,其巡遊都帶有政治目的。如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的「東巡」,實為鎮東南的「天子氣」。所謂「天子氣」,在今天看來是一種迷信說法,嬴政當年卻信以為真,為此進行了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次遠行,並死於這次旅途中。

 

這之後,嬴政開創的巡遊模式幾乎成為一種制度,歷朝皇帝都曾身體力行。如漢武帝劉徹,在當皇帝的50餘年內,外出巡遊多達30次,僅「遊泰山」就有7次之多。隋煬帝楊廣更是熱衷巡遊,他「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為了旅行和漕運方便,還開鑿了水上交通動脈「京杭大運河」。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一個酷愛出遊的人,在位時曾「六下江南」,從北京乘船,沿大運河遊遍南方。

 

事實上,「巡遊」在古代中國早有傳統。在上古周代,其第五任國王--穆王姬滿便曾駕「八駿」西遊,最遠到達西亞等地,最後與傳說中的王母娘娘相會,「樂而忘歸」。周穆王巡遊的事跡見於《穆天子傳》,因所記過於玄幻,學界將之當成神話。

 

 

「出國遊」--代表「驢友」:張騫

出遊業績:兩次西域之行走出一條「絲綢之路」

 

如今很熱的「出國遊」,也是古代中國人所喜歡的。

 

中國古代第一波「出國遊」出現於秦漢,東亞的日本、朝鮮,西亞的阿富汗、伊朗等國,都曾留下中國旅行家的足跡。

 

東去日本的代表是徐福,他以為嬴政尋找「不老藥」為名,帶著數千童男童女東渡。雖然《史記》上沒有他去日本的明確說法,但很多日本人相信此事不虛,在日本國內甚至還有一座「徐福墓」。

 

在漢代「出國遊」中,最著名的人物是張騫。張騫是小學課本裏就介紹過的人物,他生活於公元前二世紀,曾於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兩次被漢武帝劉徹派遣,出使西域、西亞諸國。

 

第一次經隴西(今甘肅臨洮)進入河西走廊,途中被匈奴騎兵俘獲,押解到匈奴王庭(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附近)。10年後張騫逃脫,繼續被迫中斷的旅行,取道今新疆天山南麓,經車師、焉耆、龜茲、疏勒,翻越蔥嶺(帕米爾),抵大宛(今塔什幹附近)和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內),再沿著塔里木盆地南緣,經莎車、於闐、鄯善等地回到都城長安。這次行程十分艱難,歷時12年之久,出發時有100多人,最後返回時僅剩2人。

 

張騫第二次出使相當順利,安全到達伊犁河畔的烏孫王國,然後派遣使者分赴鄰近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伊朗)、於闐等國,漢朝與西域、西亞各國建立起了友好關系。而在張騫出使之前,中原從未打通過去西域、西亞之路,張騫之行因此被稱為「鑿空之旅」。

 

自此之後,中原與西域,乃至與阿拉伯、埃及的交往日益頻繁,大量的中國絲綢、漆器等名貴物品,經此路運出,銷往西亞和歐洲。這條由張騫首先打通的道路,在十九世紀70年代被歐洲人命名為「絲綢之路」。

 

 

「學術遊」--代表「驢友」:司馬遷

出遊業績:「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嶷」

 

在中國古代,文人大多都喜歡旅遊。他們旅遊的目的性非常明確,就是「長見識」,即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種旅遊行為可歸結為「學術遊」或「考察遊」。

 

古代中國「學術遊」的帶頭人,當推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作者司馬遷,如果不是遊歷天下,司馬遷是寫不出如此重要的史書的。

 

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45年,陽夏(今陝西韓城)人。在20歲時,根據父親司馬談的意思,放下手中的古文經傳,開始了「萬里行」,此即其在《史記·自序》中所說的,「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嶷……」

 

司馬遷遊歷的路線圖大致是:從都城長安出發,出武關(今陝西商縣境內),經河南南陽,在南郡(今湖北江陵)渡長江,到達當時長沙國的汨羅江,憑吊詩人屈原後,溯湘江而上,考察了傳說中舜帝南巡時去世並安葬的九嶷山。

 

之後,司馬遷東行。渡江北上,到達蘇北的淮陰,訪問了漢朝開國功臣韓信的故里和封侯之地。再過淮河,抵達山東曲阜,拜謁孔廟、孔墓……項羽、劉邦這些名人故居,司馬遷全都去過。最後到大梁(今河南開封),從這裏直接返回長安。

 

司馬遷的旅途漫漫,歷時數年,成了古代中國「學術遊」的典範。此後,「慨然欲遍歷九州,覽其山川形勢,訪遺佚,博采軼事,以廣聞見,而質證其所學」,成了古代文人的傳統。

 

在「慨然欲遍歷九州」的信念下,古代文人只要有條件,無不遊歷天下,因此出現了很多了不起的旅行家。如北朝人酈道元,足跡遍佈中國境內的大江大河,寫出了著名的《水經注》,也成就了其「地理學家」的美名。與酈道元齊名的明代人徐霞客,同樣是「志在四方」,不避風雨虎狼,遍訪名山大川,寫出了著名的《徐霞客遊記》。

 

 

「山水遊」--代表「驢友」:謝靈運

出遊業績:「尋山陟嶺」發明了「登山鞋」康樂屐

 

到了魏晉時期,出現了與現代概念較接近的旅遊--「山水遊」。

 

魏晉人崇尚旅遊是有其時代背景的,這一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國家分裂,政治風雲多變,不少人為避禍,便寄情於山水之間。在這種情況下,「樂山水」、「遊山水」、「愛山水」、「好山水」成了魏晉人的普遍追求,最為現代「驢友」青睞的「山水遊」也隨之出現一股熱潮,形成了獨特的山水旅遊文化。

 

當時流行玄學,玄學重自然之美,認為「山川質有而趣靈」,強調山水的怡神寄情作用,肯定山水旅遊功能的「暢神說」,就是這時出現的。西晉文人左思的觀點頗具代表性,他認為,「豈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這種旅遊觀念對後來的南北朝人、唐宋人影響巨大,甚至影響到現代「驢友」的旅遊理念。

 

王羲之、謝靈運、陶淵明、「竹林七賢」等,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遊」的熱衷推廣者與力行者。

 

王羲之被譽為中國的「書聖」,其實他還是一位資深「驢友」。少年時就曾到洛陽旅行,中年時更鍾情山水。其著名書法作品、「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實際上是其「遊山玩水之作」。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上旬,王羲之約了40多名達官名士到蘭亭修禊,所謂「修禊」就是雅聚,大家飲酒賦詩,興高采烈。最後將這些詩結成集子,王羲之為之作序,於是誕生了《蘭亭集序》。

 

謝靈運則更癡迷於山水遊,堪稱是魏晉「山水遊」的代表。謝靈運是東晉名將謝玄之孫,一度參軍從政,看到官場的險惡,遂「稱疾去職」,投身於自然。從永嘉(今浙江溫州)太守任上辭職回到故鄉會稽(今浙江紹興)後,謝靈運經常頭戴「曲柄笠」足蹬木屐出行,登山臨水、親山近水成了他生活中的全部內容,《宋書·謝靈運傳》中是這樣說的,「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備盡。」

 

謝靈運還特意設計出一種「登山鞋」,稱為「康樂屐」:這種木屐上山去掉前齒,下山則去掉後齒,穿此屐登山如履平地,後人稱之「謝公屐」。

 

在「山水遊」熱的帶動下,中國詩歌中的重要種類「山水詩」也在魏晉時期正式形成,其開創者和代表人物就是謝靈運。

 

需要說明的是,「山水遊」在唐代達到了最高峰,唐代文人幾乎無不愛山水遊,李白、杜甫、王之渙、王勃……提到哪一位詩人,都有膾炙人口的山水佳句。最為經典的,當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裏那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詩句意境曠達,極富哲理。由此可見,古人旅遊已經「遊出」了一種非凡的境界!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