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23.02 游行千里功与名——皇帝|遊必有方

23.02 游行千里功与名——皇帝|遊必有方

 

巡遊,帝王的另類治國路。

 

公元前218年,春天,馳道上旌旗蔽日,甲乘如雲。猛然間,一聲巨響驚破長空,一輛馬車被飛來的大鐵錘擊得粉碎,乘車人當場斃命。當守衛的武士們神色慌張地到處搜查,刺客早已鑽入路邊灌木之中,遁逃無蹤。

 

刺客的目標是秦始皇。當時的他正在第三次巡遊的路上。這是一次超大規模的巡遊,始皇嬴政已經在路上走了個把月,平均每天行進25公里。不過,此刻的他並未受傷。一生多遇刺客,秦始皇早已有了防備。他甚至拋下了「天子六駕」的規製,換乘四駕車輦,躲過了巡遊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幕。

 

刺客之一的張涼也沒有被擒獲。他成功逃脫,躲入下邳,埋下日後佐漢重臣的伏筆。但是張良沒有料到的是,他的一擊潰敗,讓秦始皇得以繼續後面的巡遊之旅,也成就了史上的帝王巡遊傳統,並且由此一把不可收拾。

 

除去第一次巡視隴西的短暫之旅,秦始皇的大規模巡遊,始自封禪。

 

「封」,是在高山之極頂聚土為壇以祭天。積土為壇,意味增山之高,表示對浩蕩天恩的感激。「禪」,是在大山之下的小山上掃出一片淨土來祭地,增加地的廣厚,以酬謝大地之神對萬物蒼生的恩賜。古代帝王通過祭祀大典,向天地匯報為政的成功,又有昭告天下之意。

 

封禪一事,一直是先秦諸侯們野心上的「朱砂痣」。比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齊桓公,曾經欲行封禪之禮。但是管仲擔心其功業不夠,天不顯祥瑞,反而徒留笑柄,於是阻攔。魯國的季孫氏也有過泰山之旅,被孔子譏諷,認為不夠資格。可見古人心中,封禪直通天地,飽含著天地大治的政治寓意。

 

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秦國國君一直深諳此道。早在秦襄公被封為諸侯不久,便自封繼承少昊氏的神靈,設壇祭祀白帝。之後,秦國的宣公、靈公也分別祭祀過青帝、黃帝。這些不乏「僭越」嫌疑的舉動,與其說是在祭祀天帝,不如說秦國諸侯在爭奪與天神溝通的身份,爭奪超越其他諸侯的話語權。

 

到了秦始皇,雖然一統六國,書同文、車同軌,但如何能天下歸心,卻是個難題。這時,直通天地人心的封禪大典,很自然成為統治的首選道具。秦始皇選擇封泰山,禪梁父山。然而,這個選擇,還包含著更多的玄機。

 

泰山與梁父山的所在之地,本為齊國。公元前221年,秦國通過外交手段兵不血刃地滅了齊國。可是齊國依山傍海。為老牌強國,即使被滅,依然經濟發達。作為六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國家,這裡仍然聚集著對秦國充滿仇恨的齊國貴族後裔,其力量足以動搖秦統治基礎。在這,齊國所屬的東方,為中原文化聚集生發之地,諸侯強國會聚之處。相比之下,偏居西方的秦國,一直處於文化上的弱勢地位。所以,在齊地封禪,不僅可以昭顯秦始皇「席捲天下,包舉宇內」的功績,更有著震懾的威力。

 

始皇帝的良苦用心,可以證之於一個小細節:他曾召集齊魯儒生博士70多人,商議大典的具體儀式。一位博士說,封禪最好低調,要用蒲草將車輪子包裹起來,以免損傷山上的一草一木,然後靜悄悄地掃地而祭。這種完全不體貼「聖意」的迂腐言論,讓始皇帝大失所望,於是貶退諸儒士不用,自帶文武大臣浩浩蕩蕩地登上了泰山。秦始皇不僅張揚地劈山修路,舉辦曠世大典,而且在山頂留下了144字的巍巍刻石,頌讃其轉動乾坤的功德……

 

從都城鹹陽到泰山,路有千里之遙。選擇了封禪,等於選擇了長途旅行。這一走,秦始皇的腳步就停不下來了。據記載,在稱帝的11年間,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規模的巡遊,佔據在位一半左右的時間,路程超過2萬公里。這遠遠高於《尚書》記載的,天子「五載一巡守」的古制。而巡遊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宣德楊威,安定天下。

 

當時,民間有傳說曰「東南有天子氣」。天下初定。除了齊地,吳楚等地同樣潛伏著欲取秦而代之的危險勢力和濃郁的不滿情緒。始皇帝的巡遊,就有邊巡察政務,邊予以鎮壓之意:他將金陵(今南京)改名「秣陵」,鑿斷北山;在朱方鑿斷京峴南坑,改名丹徒(今江蘇丹徒);又將雲陽(今江蘇丹陽)筆直的道路全部改為彎曲狀,起名曲阿;還翻遍嘉興之地,鑿斷剡山(今浙江嵊縣北),並在江蘇徐州沛縣附近,築起一座「厭氣臺」。這些看來瘋狂的舉動。背負的是嬴政對秦朝萬世長寧的深厚期望。可惜,東南的天子氣到底沒有被清除乾淨,劉邦項羽很快崛起,推翻了統治不過十幾年的秦王朝。

 

秦始皇縱橫捭闔的旅行,配合著金戈鐵馬、王道霸業,留給後世帝王一個仰止的背影。隨著朝代的演進,秦皇開創的巡遊傳統與佔據中國社會主流的儒家精神、農本社會的語境複雜的交匯合流,演化成古代長途旅行的特質:排斥遊戲與享樂,拒絕玩物喪志式的出遊。

 

關於這一點,有個例子頗能說明問題:一次,清代的嘉慶皇帝在東巡泰山返回的路上,說道:「道路風景甚佳!」誰料,由衷的抒情卻遭致大臣吳熊光的批評。吳熊光說,皇上此行,是希望追稽祖先創業的艱難,為萬世子孫做榜樣,怎麼能評論風景呢?嘉慶自知理虧,便討好地說:愛卿是蘇州人,我年少時也曾經到過那裡,風景確實無雙啊。哪知吳熊光並不領情:您看到的那些都是特意裝點出來的,其實蘇州只有一處虎丘可稱名勝,但那實在只是一個大點兒的墳堆。蘇州城中,河道逼仄,到處都是擁擠的糞船,怎麼能說是風景呢?

 

嘉慶被撅了回來,心情估計不會太好。不過他也沒辦法。確實,清代的皇帝雖出身遊牧民族,愛好遊獵,但繼承了漢文化中的出遊原則,對於巡遊是有嚴格要求的。

 

嘉慶的曾祖父康熙皇帝,以六下江南最為著名。在巡遊之初,康熙曾下詔說:「正欲體察民情,周知吏治。」嚴正聲明出巡乃為撫恤百姓,考察民情吏治,察看水務,而不是遊玩。確實,順治帝為了用武力強行統一,曾經在江南採取了高壓和屠殺政策。康熙為了緩和矛盾,南巡時特意去謁孔廟、拜禹陵、祭明太祖陵,以迎合漢族士大夫的心理。他曾經現場辦公,增加江南的學生名額,甚至親自接見江南的知識分子,以示恩寵。

 

康熙要求,巡遊的舟船要以實用為本。一次,江寧的官吏隆重地裝扮了接駕的船隻,結果康熙大怒,棄舟不用,下令將飾物全部拆毀,以致當時法國的傳教士、在清廷供職的白晉特別記錄:「亞洲的君主們所到之處,都喜歡炫耀自己的豪華和奢侈」的情形,「在康熙皇帝周圍是看不到的」。

 

當然,在以一人意志操縱國家的時代,康熙的自律是可貴的。他的孫兒乾隆也曾以巡視河工、安定天下為由,仿祖六下江南,但附加的遊樂值大大增加。也是因此,吳熊光才能在嘉慶滿腹怨懟之時,訓誡道:「先祖曾說『朕臨御六十年,並無失德,唯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害有益。將來皇帝如南巡,而汝不阻止,必無以對朕』。」一番話,說的嘉慶無言以對,群臣沒人再敢出聲。

 


來源: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5350c3d65170867.htm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