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22.19 既能降妖也能變妖的鏡子|妖妖妖妖

22.19 既能降妖也能變妖的鏡子|妖妖妖妖

唐太宗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鏡子在人們的生活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對古人而言,既然鏡子可以洞察萬物,如實地照出人們的姿態。那麼古人認為面對妖怪,也可以照出妖怪的原形,這就是為什麼會有「照妖鏡」的原因。在隋唐時就有了有關「照妖鏡」的故事。

隋代的禦史王度自稱得到了黃帝鑄造的十五面鏡子中的第八面。這面鏡子一旦照到那些化為人形的妖怪,不但能強迫其變為原形,而且還能把妖怪活活照死。王度和他的弟弟王績,憑藉它除掉了不少成精作亂的妖怪。非但如此,這面鏡子還可以治療疫病,驅散野獸,甚至可以分開潮水,簡直能媲美以色列人渡過紅海的神跡。等到了後世的明清神魔小說中,需要辨別妖怪時,總會有「照妖鏡」出場。而妖怪一旦被「照妖鏡」照出本相,一般也就意味著它命不久矣。

也有的人認為鏡子並不是倒映出我們的世界,而是鏡中有著另一個世界。李白在《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中寫有一句:「會稽風月好,卻繞剡溪回。雲山海上出,人物鏡中來。」曹雪芹多半是從這句詩中得到靈感,給書中那面一面照佳人一面照骷髏的鏡子起名為「風月寶鑒」。這面「風月寶鑒」的正面,即是會將人帶入鏡中世界風月一番,但正面照多了對身體不太好。

 

 

 

 

 

 

 

 

另一種傳說是把血鑄進鏡子裡,人的靈魂就會附在這面鏡子上。

 

在清代的《螢窗異草》中有個《鏡姬》的故事。相傳,有個叫俞遜的讀書人,去了巨富沈家做了上門女婿。他的妻子沈氏,美姿容,夫妻二人原本琴瑟和鳴。但這沈家藏有一面古鏡,不肯示人,就是俞遜幾次三番想瞧瞧都被拒絕了。

 

然而有一天,沈家遭了賊,所竊不多,但恰恰這古鏡在其中。不久後俞遜在外見老翁賣鏡,他甚是喜歡便買了下來。歸家後妻子一看大驚:這不是我家失竊的古鏡嗎?沈氏攬鏡自照,又是一驚:這鏡中的人分明不是自己!嚇得將鏡子扔到了一邊。俞遜撿起鏡子,只見鏡中女子「修眉廣頤,豔麗獨絕。以視妻,不啻徑庭之別。」原本在自己心中美若天仙的妻子,與鏡中女子一比,就普普通通了。可鏡中怎會有人呢?

 

原來,後梁的開國皇帝朱全忠有一位寵姬,在後唐滅梁時死於亂軍之中,靈魂就附在了一面由她的血鑄成的鏡子上。只要有人照鏡子,她就會在鏡子裡搔首弄姿一番,搞得人心癢難耐,雖然對促進夫妻生活和睦很有幫助,但還是那句話,照多了對身體不好。

 

三國邯鄲淳編撰的《笑林》,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笑話集。書中曾記載了「不識鏡」的笑話,不認識鏡子的妻子看到丈夫買來的鏡子,急得趕緊去告訴母親,老公又找了個新相好的帶回來。母親拿來鏡子一看更急--好嘛,連新親家母也帶回來了。這樣一個詼諧的題材在曰本卻演繹出了悲傷的色彩。去世的母親臨終時告訴女兒,想念她時就照照鏡子。女兒在鏡子裡面看到自己的倒影,把它當成了去世的母親。最終,屢遭後母虐待的女兒在湖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仍然以為是自己的母親在湖裡,於是跳進湖中,回到了她心中母親的懷抱。鏡子中的形象很重要,但無論如何都是現實的映照,就如同誌怪故事一樣。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