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22.13 旱魃|妖妖妖妖

22.13 旱魃|妖妖妖妖

 

魃,亦稱旱魃,為中國神話中的妖怪,是一種傳說中的生物。在傳說中旱魃一旦出現,必定伴隨著大旱。

 

關於旱魃的形象在《神異經》中記載:「長二三尺,袒身,兩目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魃被描述為是帶來旱災的妖怪,眼睛長在頭頂上,只有一隻手一隻腳,外貌似獸。魃經過的地方,必定會草木枯萎,河池乾枯。

 

鳥山石燕大師所畫的旱魃形象,是一妖怪從山背走出,全身都是毛,頭頂上只有一眼睛,一隻手高高舉起。而《山海經》中亦有提到,在剛山上,有一手一足,其外貌為人面獸身的妖怪,所居住的地方,是完全不會有雨的。

 

傳說宋真宗時,旱魃作怪,竭鹽池之水。真宗求助於張天師,天師就派關羽去降伏。關羽苦戰七天,降伏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為「義勇武安王」。這一天恰好是農曆五月十三日,後民間便多於是日舉辦關帝廟會,祈求關帝顯靈逐魔消災、普降甘霖,並把這天稱為雨節。且以為是日必雨,所謂「大旱不過五月十三」。倘若不雨,則求之關帝必驗。

 

 

女魃

 

不過,關於魃的形象還有另一種說法,《山海經·大荒北經》:「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蚩尤經過長期準備,製造了大量兵器,糾集眾多精靈,向黃帝發起攻擊。黃帝派應龍到冀州之野去抗擊他。應龍是長著翅膀的飛龍,發動滔天洪水圍困蚩尤。蚩尤請來風伯、雨師,應龍的軍隊迷失在漫天風雨之中。黃帝聽說雷澤裏有雷神,長著人頭龍身,雷神的座騎夔牛,經常拍打自己的肚子,能發出驚天動地的雷聲,就殺了無辜的蚩尤,用他的皮做成大鼓敲打起來,震破蚩尤的淒風苦雨。黃帝又派了天女魃參戰。魃身穿青衣,頭上無髪,能發出極強的光和熱。她來到陣前施展神力,風雨迷霧頓時消散,黃帝終於擒殺了蚩尤。應龍和魃建立了奇勳,但也喪失了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應龍留在人間的南方,從此南方多水多雨。魃留居北方,從此北方多乾旱,她無論走到哪裏,都被人們詛咒驅逐,稱為「旱魃」。

 

先秦至漢代的旱魃形象以天女形象為代表,其形象特征為身著青衣的女子。這一時期的旱魃帶有神怪二重的身份,人們將其視為旱神,但又以日曬、水淹、虎食等方式對其進行驅逐,以實現驅旱求雨的目的。

 

自漢代中後期至明初,天女形象的旱魃逐漸向另一種小鬼形象的旱魃過渡。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應是由於先秦時期盛行的自然神崇拜至漢代逐漸衰退,旱魃神性的一面逐漸被人們否定,她的女性身份因此也遭到了質疑,其形象遂逐漸轉向另一種更為邪惡的面目。

 

明代中期以後,小鬼形象的旱魃逐漸向僵屍形象的旱魃演變,並逐漸被僵屍形象的旱魃所取代。

 

清末,旱魃化犼之說出現。

 

 

地區習俗

 

在山東,過去每遇乾旱,把新埋的屍體當旱魃打的風俗十分普遍。據《大清律例·賊盜·發塚》的記載,清嘉慶九年(1804年),高密久旱不雨,有人發現年初病故的村民李憲德墳土潮濕,便紛傳李死後變成了旱魃。各村民眾不顧李家阻攔,刨墳開棺,見李的屍體尚未腐爛,更加確信李就是旱魃,不由分說將屍體燒毀。李家將掘墓者告上公堂。此案無成例可循,最後刑部將領頭人仲二以「發塚開棺見屍律」判了個「擬絞監候」罪(相當於現代在的死緩),才將此案了結。

 

鄉村中認為旱魃是死後一百天內的死人所變。變為旱魃的死人屍體不腐爛,墳上不長草,墳頭滲水,旱魃鬼會夜間往家裏挑水。只有燒了旱魃,天才會下雨。魯中一帶鄉村中燒旱魃習俗延續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對付旱魃

 

在中國古代,主要是使用童子尿與黑狗血來對付旱魃。童子尿與黑狗血也是古代降妖辟邪中主要使用的物品。

 

明清時期,以僵屍為旱魃的觀念十分流行,由此派生出「打旱骨樁」、「焚旱魃」等求雨習俗。《明史》中記載的民俗說,每遇乾旱,人們便發掘新葬墓塚,將屍體拖出,殘其肢體,稱作「打旱骨樁」。雖然明王朝下令禁止此風,但直至清代,此風在民間仍很盛行,且由「打旱骨樁」進而發展為焚燒屍骨。

 

這種習俗也見於外國,如俄羅斯有些地區的農民,一旦遇到旱災,常去挖出醉酒致死者的屍體,將其沉入最近的沼澤或湖泊之中,甚至也有殘其肢體的行為,以此來求得雨水。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