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大型火砲的誕生

大型火砲的誕生

中國雖為火藥的誕生地,但大砲始終並未問世。中國人只使用小型的管形火器,所以那些古城的城牆才能始終屹立不搖,直到二十、二十一世紀才被拆毀。就在西方人開始打造重達數噸的巨砲之際,十四、五世紀中國管形火器的重量還是遠遠不如西歐大砲:不到八十公斤的管形火器就被當成是大型管形火器,而且大多數管形火器都只是最多兩公斤的火銃。如前所述,儘管許多歷史文獻都載明了管形火器是歷次圍城戰役使用的武器,但它們的功能並非用來摧毀城牆,而是攻擊軍隊所用,有時候則是用來瞄準木門與木塔。中國人並非沒有能力打造大砲。中國的冶金術極為先進,而且一三七○年代(明朝初年)洪武帝的確也曾打造過大砲,只是沒有繼續進行研發而已。為什麼呢?曾有許多史家提出,是因為中國的工匠們不需要打造那種可以摧毀城牆的火器──理由在於,中國是個大一統帝國:「既然中國由單一政權統轄,那就只有船艦上需要火器,還有邊城與堡壘需要用來防禦蠻族侵擾。如果是用於上述兩種用途,那麼比較短小與具有機動性的火器會是更恰當的選擇。」但就如我們在前面已經看到的,中國的部隊一樣也常受到城牆阻撓,而且中國也屢屢出現並非大一統的狀態。更恰當的答案是中西雙方的防禦工法不同。中國人興建的城牆與歐洲人相較,更能抵擋砲擊。  

【歐洲與中國的城牆】將近二十世紀中葉時,一位歐洲的防禦工事專家曾驚嘆中國的城牆實在是高大極了:「在中國……直到今日各大城還是被高大厚實而充滿威嚴的城牆給包圍著。與之相較,中世紀歐洲的防禦工事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中國的管形火器之所以比歐洲研發出來的小,有可能是因為城牆太過高大厚實嗎?中國的城牆非常厚,蓋得如此紮實,而且極其普遍,以至於早期火器幾乎不可能用來摧毀城牆(即便歐洲的大砲也是如此)。事實上,歐洲人也在十五世紀末與十六世紀開始重建城牆,提高抵禦砲火的強度,採用的工法與傳統中國工法很像,但傳統中國工法是在火器,甚或拋石機問世以前就已經存在的。  

根據中國的傳統文化,城牆象徵著政治權威與王權。據說,吳國名臣伍子胥(於周敬王三十六年逝世,即西元前四八四年)回答吳王闔閭問治國之道時說:「凡欲安君治民,興霸成王,從近制遠者,必先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斯則其術也。」若無城廓,等於不是個完備的城市。所謂「內曰城,外曰郭」,「城」這個字的本義就是內城牆,而「國」則是一個象形字,其部首「囗」也是指城牆。如同都市史專家徐憶農在書中寫道,「構築城牆無異於建立邦國。」即便是在史前時代,中國人的老祖宗就已經很看重高牆,會用紮實的防禦工事把聚落給包圍起來。屬於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西元前三千∼兩千年)的城子崖遺址(大約西元兩千五百年)就是被一道厚度八到十公尺的牆壁給包覆。到了西元前一六○○∼一○四六年的商朝,中國的城牆變得更為高大厚實了。透過鄭州商城遺址的考古研究,我們可以確信遺址裡的牆壁有十公尺高,牆腳的厚度超過二十公尺,牆頭為五公尺。接下來的一千年內,中國人持續建造高大厚實的牆壁。到了明朝,幾乎所有縣城與省城的城牆厚度皆達十到二十公尺,牆頭為五到十幾公尺。(請參閱圖6.1。)  

歐洲城牆的厚度遠遠不及中國的城牆。羅馬在歐洲古代算是擅長興建城牆的, 儘管羅馬城牆通常有十公尺高(與許多中國城牆相當),但厚度卻只有一.五到二.五公尺。最宏偉的羅馬帝國城牆就位於羅馬城。古羅馬城遺留下來的塞維烏斯牆(Servian Walls)的牆腳厚度可達三.六公尺,後來奧勒良皇帝(Aurelian)曾經重建這道牆,最後其厚度大約為四公尺,高度為六公尺。羅馬帝國偏遠地區城牆的厚度也可以達到四公尺,像是戴克里先皇帝(Diocletian)時代的薩克遜海岸堡壘(Saxon Shore Forts),厚度就有四.三公尺。與同時代的中國城牆相較,這種厚度還是遠遠不及,中國城牆的牆腳通常可達二十公尺。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可說是西方世界裡最宏偉的,其外牆有兩公尺厚,內牆厚度為四公尺,兩者之間相距十五公尺,那是一片無人的地區。此一防禦工事向來備受稱讚。如前所述,曾有希臘史家寫道,「在文明世界的歷史上,君士坦丁堡的防禦系統是最為知名也最複雜的。」另一位史家則是表示,君士坦丁堡「發展出古代世界最為宏偉的防禦工事系統」。但若與中國任何一個大城相較,君士坦丁堡外牆的厚度只有十分之一,就連遠比外牆厚的內牆也只有中國城牆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厚。  

事實上,歐洲中世紀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城牆。某些學者主張,大約在一二○○年之際,日耳曼人統治的地區只有十二個城鎮具有比較像樣的城牆,其中有九座甚至是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在法國與英格蘭,城鎮通常也沒有城牆,如果有的話,一樣都是羅馬時代的遺跡。這並不是說絕大部分城鎮都沒有防禦工事。許多歐洲城鎮都只是利用溝渠、柵欄與矮小土牆來進行自我防禦。十二與十三世紀的許多日耳曼城鎮就是如此。那些土牆有時候很厚,但通常都太矮,也過於粗略。以英格蘭的市鎮赫里福德(Hereford)為例,當地於十二世紀期間曾有一道土牆,其牆角厚度大約十五公尺,但高度僅僅三公尺,而且似乎只有一層礫石來防止土牆遭到侵蝕。難怪它會在十三世紀遭到一道石牆取代。  

同樣的例子並非只出現在赫里福德──十三、四世紀期間,歐洲各地紛紛重建新的城牆。這些城牆的厚度、高度與長度有時候能夠達到羅馬城牆的標準,但很少有超過的。中世紀晚期的法國城牆厚度幾乎都是在兩公尺以內。英格蘭的城牆通常更薄,南安普頓(Southampton)的城牆僅僅○.七六公尺厚,舒茲伯利(Shrewsbury)則為一.三七公尺厚。其他英國城鎮的城牆厚度與法國相當:布里斯托(Bristol)的城牆在一.五到二.五公尺之間,巴斯(Bath)為一.九公尺,新堡(Newcastle)則是二.一公尺。  

在提及某些歐洲城牆時,西方史家往往會表示它們「很厚」──但與中國的城牆相較,它們其實很薄。不過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因為他們只是把那些城牆跟歐洲其他城牆加以比較。例如,德佛瑞斯與凱伊.史密斯曾提及南法城鎮納雅克(Najac)一處要塞(於一二五三年開始修築),「其城牆也很厚,寬度有二.二公尺。」他們還在書中寫道,中世紀晚期的法國城牆大多「很寬,其厚度幾乎可達兩公尺」。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所謂「很寬」的城牆其實厚度還不到中國城牆的十分之一。事實上,光是中國古城長安的市集,其牆壁厚度就比歐洲各大都市的城牆還要厚了,至於長安城本身的城牆厚度,歐洲城牆就更是遠遠不如。想要打穿一道兩公尺厚的城牆,難度當然遠低於打穿十五公尺厚的城牆,但歐洲城牆之所以容易被砲擊摧毀,問題不只出在厚度不夠。築牆工法也是關鍵。歐洲的築牆工法源自於羅馬時代,通常都是以石灰岩灰漿為混凝劑,在灰漿裡加入礫石或碎石,形成石牆。然而,中國的城牆卻都是以夯土牆為基底,而夯土牆較能吸收砲彈的撞擊力。受到砲擊時,中國城牆也許會被打得千瘡百孔,但那些孔洞都不深,也不會導致城牆崩解。  

但可別錯把夯土當成鬆軟的土堆。中國自古以來就發明了夯土工法,因此可以蓋出穩固堅硬的城牆。工匠先依據預想的城牆高度與厚度蓋出一個高大木板框架,然後把一層泥土倒進框架裡夯實。接著又倒進另一層泥土,再度夯實,如此不斷重複。等到土牆達到了預想的高度,工匠便把木板框架拿開,用來構築下一段城牆。這種夯土工法能夠構築出極其耐用的城牆。某些古牆甚至撐過了四千年的風吹雨打,始終屹立不搖。為了避免土牆遭侵蝕,工匠們有時候會在土牆表面舖上磚塊或石頭,而且這種作法從宋代(九六○∼一二七九年)以降就很普遍了。明代的城牆就是這樣構築起來的,於明代重建的長城也是如此:以夯土牆為牆壁基底(土裡面有時候會摻雜著石頭與碎石),外面舖上石頭與磚塊。但中國的城牆之所以能抵擋砲擊,並不只是因為夯土法,傾斜的牆面也是原因之一。垂直牆面如果遭受砲彈的正面衝擊,就會承受所有的衝擊力道,傾斜的牆面則是會讓砲彈轉向,吸收較少力量。  

有趣的是,當歐洲人開始修正築牆工法,讓城牆較能抵擋砲擊,他們的城牆也開始變得跟中國城牆較為相似。十五世紀後,歐洲人開始建造傾斜的土牆。此一做法似乎是從法國與荷蘭南部開始的,兩者都是砲戰頻仍的地區。為了保護脆弱的城牆,城鎮守軍開始以泥土建造城牆外圍的防禦工事,法國人稱之為「boulevards」,佛蘭德斯人與英格蘭人則是分別把它稱為「bolwercqen」與「bulwark」,也就是所謂的「壁壘」。壁壘的外層是木板,裡面是泥土材質,而且牆面傾斜,藉此減少砲彈的衝擊力。等人們體認到壁壘的實用性,它才變成常設的防禦工事,外層的木板也換成了石頭。一開始壁壘只是用來保護既有的城牆,但歐洲人很快就開始構築新型的防禦工事。這些新的城牆與傳統中國城牆很像,牆的內部填以泥土,外面舖上石頭,牆壁遠比以往厚。這種新牆的功能是用來抵擋砲擊,也的確奏效了。本來城牆常被大砲摧毀,如今大砲受到了反制,圍城戰事又變成了拉鋸戰。守軍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因城牆被一兩記砲彈打穿就投降。  

一四九○年代初,一位佛羅倫斯的外交官曾經寫道,「法國人聲稱他們的大砲能夠打破厚度八英尺的城牆。」當然,如同那位外交官所說的,「法國佬天生就喜歡吹牛。」但我們姑且認定法國人說的沒錯,大概在一四九○年時,歐洲的大砲的確可以打穿那些厚度高達二.五公尺的城牆──就歐洲而言,這種城牆已經算是很厚了。但這種大砲如果用來砲擊中國的城牆,能奏效嗎?如果這些歐洲大砲是用來砲擊蘇州城牆呢?(城牆在中國很常見,但厚度卻是法國人口中城牆的四倍。)那些法國大砲的表現會是怎樣呢?可能不怎麼樣。更重要的是,如果是歐洲人面對中國城牆,他們還會大費周章,特意研發用來摧毀城牆的大砲嗎?(所謂大砲,我指的是前述那些十五世紀初的巨砲,或是十五世紀末那些威力更強的大砲。)大砲的製造、運輸都需要耗費大量成本,就連開砲時也一樣:最大的火砲發一砲就必須消耗五十公斤以上的火藥。後來,大砲的體型變小了,所需火藥也減少,但依舊所費不貲。據一些學者估計,十六世紀時,發射一發砲彈的成本相當於一個步兵的月薪。  

歐洲的王爵們之所以不惜血本,主要是因為錢花得有價值。他們知道自己的砲隊很有機會摧毀敵人城鎮的城牆,甚或敵方被大砲嚇到投降。不須開火就更划算了。在中國,就算投入重金研發大砲,也不會有相對的回報。事實上,中國人都是用投石機或者管形火器來摧毀城牆牆頭的木造建物,但中國的夯土城牆實在太過厚實,這對火炮在中國的發展形成阻礙。就算用穆罕默德的巨砲來砲擊蘇州城,城牆肯定也幾乎不會凹陷受損。但是,光憑城牆的差異並不足以解釋歐洲與中國在軍事上的大分流現象。歐洲的大砲不只是變得更大,效率也提升了。到了一四九○年,歐洲的大砲已經發展完熟,因此在接下來的三個世紀毫無改變。為什麼精良古砲會在歐洲問世,而非中國?這可說是全球軍事史的關鍵問題。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