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為什麼會有「君子遠庖廚」的說法?

為什麼會有「君子遠庖廚」的說法?

古代有「君子遠庖廚」的忠告,這是怎麼回事啊?這自然不是因為君子怕廚房味道而刻意躲避,而是與古代的文化大有關係。庖是古代對廚師的稱呼,大家熟悉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指一位姓丁的廚師。這位廚師技藝精湛,非常熟悉牛的生理構造,下手遊刃有餘,堪稱一絕。而「庖廚」則指的是廚師工作的地方,即廚房。  

「君子遠庖廚」出自《禮記•玉藻》:「君子遠庖廚,凡有血氣之類,弗身踐也。」就是說君子應該遠離廚房,凡有血氣的東西都不要親手去殺它們。《孟子•梁惠王》中也有一則孟子勸諫齊宣王遠庖廚的故事,被後人傳為佳話。齊宣王問孟子什麼樣的德行可以稱王天下,孟子回答說只有愛民才可以稱王啊。面對齊宣王的不斷詢問,孟子循循誘導。他堅稱齊宣王可以稱王天下,並引證了一件事情:「聽說大王在堂上時,有人牽牛而過,大王得知此牛要被宰殺做祭禮,大王很不忍心於是下令放了它,因為大王不忍心看到它害怕戰慄的樣子,本來沒有罪卻被宰殺。下人問大王難道要廢除祭禮嗎?大王答曰:『祭禮不能廢,換一隻羊代替吧。』」孟子認為從這件事情上足以看出齊宣王的一片仁心,以此可深得民心,所以可以有大作為。孟子激勵齊宣王之後,繼續引申,他認為:「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意思就是說,君子就應該懷有仁德之心,不要親近廚房,避免聽到宰牛殺羊之聲。這裡的君子遠庖廚,是指一種不忍心殺生的狀態,用來鼓勵君主要有愛民之心。  

古人所說的「君子遠庖廚」,是大仁大愛的體現,所以不少人以此為座右銘,刻意學習。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