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古代是怎麼排行的?

古代是怎麼排行的?

排行也叫行第,即古人兄弟之間的輩分排行。唐代的時候,文人常以排行稱呼對方,當時的排行是以同出一曾祖的兄弟而排序的,甚至還把姐妹都合在一起來排序。比如劉禹錫排行二十八,所以被稱為劉二十八。 因為同一曾祖的堂兄弟人數較多,所以排行數字也越來越大,如有人認為蘇軾排行九二,排行與人們氏族風習大有關係,在隋唐時幾乎成為當時的社會風氣,不僅存在於男子之間,女子之間有時也有排行。  


  唐代不少文學家都依照兄弟行第稱呼,這在詩歌中更為常見。比如李白為李十二,韓愈為韓十八,元稹為元九,杜甫為杜二,王維為王十三,柳宗元為柳八。   這些排行也成了人的代號,朋友相聚、宴飲暢談,或者寫文賦詩時,常相互稱呼排行,競相成趣。有時候人們相見,不問名姓,先問排行。如唐傳奇《柳歸舜》記載鸚鵡精靈問柳歸舜:「「君何姓氏行第?」歸舜曰:「姓柳,第十二。」」問排行也成了房代特有的文化。  


  宋代的時候,兄弟排行依然被沿用,如秦少游為秦七,陳師道為陳三,黃庭堅為黃九,柳永為柳七等。宋代之後,排行才不大被人使用,但在有些地方人們依然以排行稱兄道弟,體現出明顯的宗族色彩。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