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稱得上中國古代百科全書的是「類書」。類書這個名稱雖然出現在宋代,但類書很早就有了。
中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一個人精力再好,也不可能讀完。因此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為了更方便地掌握群內容,命人「撰集經傳,隨類相從」,也就是分門別類地從現有典籍中抄錄資料,纂成《皇覽》一書。但很可惜,這部書約在隋朝末年散失。一般汄為,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類書。但已故箸名學者張舜徽先生認為,類書的源頭要追溯到《爾雅》。這是漢初學者整理的儒家經典,將對典籍的注釋分為訓詁、名物等內容,分類纂錄在一起,成十九篇。《爾雅》雖然篇幅不大,卻是後世研究古代文獻的重要參考書。
到了唐代,類書的編纂更見繁榮。保存到今天的,有魏征的《群書治要》五十卷,虞世南的《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歐陽詢的《藝文類聚》一百卷,徐堅的《初學記》三十卷。《藝文類聚》最出名,價值也最大。宋代國力雖不如盛唐強大,但文化事業長足發展,類書規模也越來越大,如北宋太宗朝敕修《太平御覽》和真宗朝敕修《冊府元龜》,都達一千卷。南宋王應麟以個人之力編修的《玉海》,也有二百卷。而跟明清兩朝相比,唐宋類書在規模上又顯得微不足道。明成祖朱棣令解縉主持編修的《永樂大典》,長達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清康熙、雍正年間修纂的《古今圖書集成》也有一萬卷。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兩部書,以見古代類書之一斑。
《永樂大典》按韻目分列單字,按單字依次輯入與此字相聯系的各項文獻內容,廣收各類圖書七八千種。永樂元年(1403年)開始編輯,六年完成。嘉靖、隆慶間,依永樂年所繕正本抄寫副本一部。《永樂大典》的正本約毀於明亡之際;清代,其副本也多散失。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永樂大典》大多付之一炬;沒燒毀的,則盡遭劫掠,有的還流失海外。1960年,中華書局將歷年徵集所得的七百三十卷影印出版,但僅占原書的百分之三。因此,至今完整保存的《古今圖書集成》更顯珍貴。這部書「彙編」下有「典」,典下有「部」。全書有曆象、方輿、明倫、博物、理學、經濟等六彙編,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我們可以想像它內容的豐富。
最後要說明一下,傳統類書與現代百科全書之間畢竟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表現在四個方面:一,編纂方式不同。類書的目的是分門別類地輯錄資料,是原始資料的彙集;百科全書是對已有知識的加工、整理和濃縮,反映了編纂者的知識水準。二,編排方式不同。類書是通過對已有資料的分類編排來反映原始資料之間的內部聯繫;百科全書則是以條目的字順進行編排,條目之間通過索引反映內部之間的聯繫。三,內容不同。類書一般側重於文史資料,而百科全書以反映人類全部知識為己任。四,後期工作不同。類書編纂完成以後,一般很少進行補充或修訂;百科全書則有連續修訂制度以保證知識的準確性。此外,百科全書有完備的索引體系,部分條目有參考書目指引讀者進一步閱讀等,都是類書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