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相聲」是從什麼時候產生的?

「相聲」是從什麼時候產生的?

「相聲是門語言藝術,講究說、學、逗、唱」 - 這是相聲表演者常用的開場白,大家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究竟相聲這門藝術是怎麼產生的呢?又為何名為「相聲」呢?  


  對於相聲的起源,說法不盡相同。   著名的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在《相聲溯源》一書中曾指出「相聲是舊社會裡「生」,新社會裡「長」的藝術形式,其可證之史很短,但可溯之源卻很長」。它經歷了「像聲 - 象聲 - 相聲」的發展過程。   早期的相聲曾經叫過「像聲」或「象聲」,實際上是一種口技。康熙年間李聲振《百戲竹枝詞》裡有《口技》一首,作者的注解為:「(口技)俗名「象聲」。以青綾圍,隱身其中,以口作多人嘈雜,或象百物聲,無不逼真,亦一絕也。」  


  乾隆年間翟頗輯的《通俗篇》裡「相聲」條下按語說:「今有相聲技,以一人做十餘人捷辯,而音不少雜,亦其類也。」直到光緒年間,《燕京歲時記》裡還記載有:「像聲,即口技,能學百鳥音,並能作南腔北調,嬉笑怒駡,以一人而兼之,聽之歷歷也。」由此可見,清代以來的「像聲」或「象聲」主要是以奉擬聲音情態為特長的口技,有別於今天以幽默諷刺為特長的相聲藝術,只是使用了「相聲」這個詞而已。  


  今天的相聲藝術不僅受到以口技為內容的「象聲」的影響,其風趣幽默的表演形式還與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滑稽表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古時宮廷裡的「俳優」表演即是利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於嬉笑怒駡間針砭時弊的娛樂節目。   隨著時代的發展,相聲藝術也隨之演變,它借鑒吸收了魏晉時期的「笑語」、唐代的「參軍戲」以及宋代的「滑稽表演」等成分。目前關於相聲並非口技的記載比較早的是1908年出版的英斂之《也是集續篇》,在這裡稱相聲演員為「滑稽傳中特別人才」。  


  清朝同治年間,相聲藝術在北京得到長足的發展,並規定用北京方言表演。相聲逐漸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中國曲藝藝術形式。它以幽默對答、滑稽表演引起觀眾發笑,達到喜劇效果。   相聲表演方式分單口、對口、群活三種,一段相聲,由「墊話兒」「瓢把兒」「活」「底」幾個部分組成。「抖包袱」是相聲中較常用的藝術表現手法。通常是演員們將生活中積累的笑料當作「包袱」的內容,經過前期的層層鋪墊將「包袱」繫好,等時機成熟之時,驀然抖響「包袱」,製造令人捧腹的效果。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