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古代沒有鐘錶,古人是用什麼計時的?

古代沒有鐘錶,古人是用什麼計時的?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是圍繞太陽轉的。

 

人們根據太陽的起落和人獸的活動來計時,把一天分為雞鳴、昧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昃、哺時、日入、黃昏、人定夜半十二個時段。

 


 

由於季節的不同,具體的時間差竟達兩小時。因為不太科學,終於被十二地支計時法所替代。

 

古人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如巳時相當於九時至十一時。

 


 

另外,古代還有報更,又叫打更的計時法。

 

人們把夜間分為五更:相當於現代的十九時到二十一時為一更,二十一時到二十三時為二更,二十三時到一時為三更,一時到三時為四更,三時到五時為五更。

 


 

古時夜間還有一種憑漏壺表示時刻的方法,所以漏壺又叫更漏。漏壺是中國最古老的計時器。根據史書記載,周代時已有漏壺,到春秋時期,漏壺的使用已相當普遍。

 

初期的漏壺只有一隻壺,人們在壺中裝上一枝有刻度的木箭。當水從壺底的小孔漏出時,壺中水位下降,木箭會隨之下沉,觀測刻箭上的水位,便知道是什麼時間了。因此,數更漏就是計數水下降到漏壺中箭的哪一個刻度,也就是計數夜晚的時刻的意思。

 

因此古人每天並不是很糊塗地生活,他們對時間的概念還是比較清晰的,也是比較科學的。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