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這個成語同秦末劉邦和項羽的「楚漢戰爭」有關。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賈魯河東)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
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建議,決定徹底消滅項羽的部隊,同時派遣韓信、彭越、劉賈等率軍,將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趕進包圍圈,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
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麼多呢?」
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喝酒,自己寫了一首詩,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帶了僅剩兵卒逃至烏江邊,最終自刎於江邊。
後來從這個故事裡,演化出用「四面楚歌」這個成語,形容因為某種原因而局勢不利,最終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