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說上常常寫道「一炷香的功夫」,武俠小說中髙手比武時也常以「一炷香」為限,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古人是以香燃燒的時間長短來計量時刻的。
一炷香究竟是多長時間呢?實際上由於環境、風力、香的長短、香料乾濕等諸多因素,一炷香的燃燒時間並不完全相同,但一般約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古代除了用一炷香來計時,還可用一盤香、一爐香來計時。
古代經常用模子把香粉末壓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樣,稱之為「香篆」。如唐宋時,就有人將香料搗成末,調勻後灑在銅制印盤裡,做成篆文「心」字的形狀,燃其一端,整個香篆就會循序燃盡,用以計時。人們還在香篆上刻上刻度,將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個刻度,這種香又稱為百刻香,常被寺院用作計時器。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郭守敬還曾製出過精巧的「屏風香漏」,通過燃燒時間的長短來對應相應的刻度以計時,這種方式在民間流傳很廣。
用香計時,可謂古人的智慧的結晶。更能反映中國人的聰明巧智與審美情趣的是,人們把香做成各種圖形,借此寄予對生活的美好期待,流露出祈求長壽、賀喜祝慶的樸素心願。
除了燃香計時之外,古人還用日晷、漏壺等方法來計時。日晷就是在一個圓盤上,沿盤周分別劃出十二時辰和九十六刻度,依照太陽照射盤中時針產生的陰影所在位夏來確定時刻。現在故宮及北京天文館均有日晷實物陳列。
從周代起,古人已經使用了漏壺計時器。儀器上面是一個漏水壺,下置盛水箱,插著竹箭,箭杆上刻有時辰刻度。漏壺中的水定量均勻地向下滴漏,水箱中水位逐漸升高,箭杆上就顯示出一定刻度。後世多用銅制,故習慣稱「銅壺滴漏」。故宮中和殿曾有漏壺計時器實物陳列。
漢代以後,中國計時器不斷發展。隋代已有鐘車、漏車、鼓車,都是可以移動的報時器。唐代製作了水力推動的「水運渾天銅儀」,其中包括計時器,每刻有一木人自動擊鼓,每時辰有一木人自動敲鐘。宋以後的計時儀器越來越精巧,元代科學家郭守敬所制「大明殿燈漏」,更為複雜,自動化程度更高。明末清初,西方以發條為動力的機械鐘錶製造法傳入中國,豪門大戶紛紛爭趕時髦,如《紅樓夢》中的賈府裡便有這種洋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