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帝王登基一定要改元嗎?古代還有其他的紀年方式嗎?

帝王登基一定要改元嗎?古代還有其他的紀年方式嗎?

帝王登基也有不改元的。如唐昭宗最後一個年號「天祐」便被他的繼承者、唐朝末代皇帝昭宣帝襲用了。五代時後梁「乾化」、後晉「天福」、後漢「乾祐」、後周「顯德」,以及遼「天顯」、金「天會」、元「天曆」、「至順」等年號,都被相承接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皇帝沿用。

 

明代以前的帝王,常會改元,如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三年,用了十四個年號;武則天更多,在位二十一年,有十八個年號。明清兩代,一個皇帝用一個年號,中途一般不改元。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出在清代,因此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也出在清代,就是清聖祖和他的年號康熙,都是六十一年。

 

早先的帝王改元頻繁,更有年號重複現象,因此古人還常用天干、地支的紀年方法。天干十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個字(因常用來計時,又叫「十二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排列組合的順序標記年份,構成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等等。六十年後,又是甲子年,如此循環往復。因此古人把六十年稱為一個花甲。中國傳統上又有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正好相配,因此我們看到某一年的地支,就知道這一年的屬相了。古人也把帝王年號和天干地支結合起來紀年,如康熙十八年又可稱作康熙己未年;但是,康熙壬寅年到底是康熙元年還是康熙六十一年,就不好說了,因為這中間正好過了一個花甲。不過,這種不便在古代僅此一例。用天干地支紀年起於東漢還是西漢說法不一,但不管怎樣,如果在書中看到先秦年份以天干、地支標記,那肯定是後人推定的。

 

除去天干地支紀年法,古人認為歲星繞天一周正好是十二年,便也以它每年經過的星區紀年,《資治通鑒》中就是這樣做的。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