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為甚麼我們說「兔子」、「獅子」,而不說「虎子」、「鼠子」?

為甚麼我們說「兔子」、「獅子」,而不說「虎子」、「鼠子」?

漢語的詞彙煞是有趣:比如常說老虎、老鼠,卻從不提及老獅、老兔;還有如常說兔子、獅子,卻不說虎子、鼠子。這是因為詞語的不同搭配中蘊含著不同的文化、知識資訊。

 

兔子、獅子的說法與「子」的特殊用法有關。這裡的「子」,和我們日常所說的子女中的「子」意思是不同的。子女中的「子」是指兒子,而兔子、獅子中的「子」則讀為輕聲,是名詞的後綴。「子」被用作後綴,在漢語中較為常見,如房子、屋子、兒子等。兔子、獅子使用「子」字,除了「子」的後綴用法之外,還有約定俗成的因素。或許從春秋寓言中的宋人守株待兔開始,老百姓就喜歡稱「兔」為「兔子」,兩個字的詞通常在口語中運用得較為廣泛。而虎子、鼠子的說法,也許只是因為拗口,而沒有被採用。

 

雖然虎子、鼠子作為對虎、鼠的稱呼沒有為大眾所接受,但「虎子」和「鼠子」的說法在古代還是有的。與「子」的後綴用法不同,虎子裡的「子」是指動物的幼崽,成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這個意思。「鼠子」卻是古時罵人的話。古人惱怒之時常說「鼠子膽敢如此!」這裡的「子」泛指人,前面加個「鼠」字,表示對對方的蔑視。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