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古文中的「三」和「九」為什麼常被用來泛指多數呢?

古文中的「三」和「九」為什麼常被用來泛指多數呢?

在古文中,「三」和「九」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往往不是表示「三」和「九」兩個具體的數字,而是泛指多數。比如「三思」、「再三」、「三人行必有我師」、「九死一生」、「九江八河」等詞句中的「三」和「九」都是指虛數。為什麼常用「三」和「九」來代表多數呢?這是有特殊原因的。

 

春秋末期的老子是道家創始人,他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構成、變化和本原。他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就是指天、地、人,它的含義當然非常廣大。三又「生萬物」,所以,三泛指多數、多次。而「三三得九」,九又屬老陽,是最大的陽數,在一到九的基本數中,九是最大的數,是數的終了。因此「九」代表物之廣、陽之極,有「極多」的意思。清人汪中在《述學•釋三九上》中說:「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九,以見其極多。」因此,我們在看到古代文獻裡的「三」和「九」時,還真是要分辨一下它們究竟是指實數還是虛數。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