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用金屬針做針灸始於秦漢嗎?

用金屬針做針灸始於秦漢嗎?

針灸歷史悠久。針和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針」是針刺,指用針刺入人體穴位治病;「灸」是艾灸,指用火點燃艾炷或艾條,燒灼穴位,將熱力透入肌膚,溫通氣血。古書中多次提到針剌的原始工具是石針,稱為砭石。這種砭石大約出現在距今八千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在考古中曾發現砭石實物。此外,古代還有骨針、竹針等材質的針。到春秋時期,醫學逐漸擺脫巫的束縛,有了專業醫生。據《左傳》記載,名醫醫緩為晉景公診病時,曾說「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到焉,不可為之」。這裡的「達」與「攻」指的就是針剌和火灸。

 

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奠定了針灸理論的核心體系。同時,隨著煉鐵技術的進步,金屬針得到推廣。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古代針灸用金屬針,是1968年河北滿城西漢劉勝墓出土的九根金銀針。這以後,金屬針替代了砭石,針刺的實用範圍擴大,發展進程加快。東漢、三國時期,出現了許多擅長針灸的醫學家,其中,晉代皇甫謐所著的《針灸甲乙經》,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進一步整理和完善了針灸理論。兩晉、南北朝時期,針灸專著明顯增多,針灸傳到朝鮮、日本。

 

隋唐時期,針灸發展成為專門學科,當時的醫學教育機構太醫署設有針灸專業。隨後,針灸學術不斷向縱深發展。明代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彙集了歷代針灸成果,堪稱集大成之作。16世紀,針灸開始被介紹到歐洲。但是到了清代,醫者重藥輕針,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針灸的發展。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