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是約4000年前由古埃及人發明的,到古羅馬時期,羅馬人製造的彩色玻璃經由印度傳入東方。屢見於秦漢古籍的「壁流離」或「流離」(後來寫作琉璃)就是梵文玻璃(spahtika)—語的早期音譯。秦始皇地宮有琉璃魚、琉璃龜;中山靖王劉勝的墓中,有琉璃耳杯、琉璃盤等秦漢琉璃實物。
最初,古人誤認為琉璃是天然寶藏。東晉學者葛洪首次明確指出琉璃是人造品。他在《抱朴子內篇•論仙》中說:「外國作水精碗,實是合五種灰以作之。」水精指的就是琉璃。根據葛洪的進一步記載,當時在今廣東、廣西一帶已有人能製作琉璃。但葛洪的話並沒有被人們普遍接受。在他死後八十餘年,有大月氏商人在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用石頭燒制琉璃,這才打消了人們對葛洪說法的懷疑。從那以後,「中國琉璃遂賤」,並且有了琉璃作坊。但琉璃的製作方法不久失傳,隋朝工藝家何稠只好用綠瓷作代用品。這就是後來用作建築材料的「琉璃」的濫觴,和玻璃其實沾不上邊。宋元時人們又掌握玻璃製作工藝,只是質量不能與舶來品相比,其色澤雖然光鮮,但斟上熱酒便破,難如人意。
到了明初,劉基(字伯溫)在《多能鄙事》一書中第一次記載了玻璃配方;鄭和下西洋,帶回了「西洋燒玻璃人」。這樣一來,玻璃也就不稀罕了。清代,隨着耶穌會士來華傳教,西方玻璃制作工藝和大量玻璃器皿一併傳了進來。但玻璃真正在民間普及,還是從清末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