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信口雌黃」最初說的是誰?

「信口雌黃」最初說的是誰?

我們常說生活中,有人愛信口雌黃;或者某社會評論員、文學評論家可不能信口雌黃。這裡「信口雌黃」是個成語,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雌黃是一種黃色的礦物,可做顏料,現在叫雞冠石。古時用黃紙書寫時,錯了就用雌黃塗抹改寫。

 

信口雌黃有個來歷,最初指的是魏晉時期的王衍。

 

王衍(256~311年),字夷甫,琅琊臨沂人,西晉大臣,清談名士。喜歡老莊之學,擔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辦公事,而是約人討論玄理。手裡拿著鹿尾拂塵,侃侃而談。遇到有前後矛盾的地方,便隨口更改,於是人們說他是「口中雌黃」。


信口開河

 

成語「信口開河」最早出自元曲之中,本作「信口開合」。

 

元人尚仲賢著有雜劇《氣英布》,劇情大意是:漢楚相爭時期,劉邦與項羽激戰於靈壁,劉邦敗北,屯軍滎陽,項羽授英布為「當陽君」,率精兵40萬駐九江。劉邦的「典謁官」隨何,自幼與英布有交情,劉邦便派他去勸說英布降漢。英布稍猶豫後最終投降了劉邦,來到漢營。初自以為一定會被重用,不料劉邦卻故意不接待他,對他很冷淡。待他傲氣有所平息後,劉邦才設宴款待,封他為「龍江侯」。後派他帶兵反攻項羽,大獲勝利。劇中寫隨何奉劉邦之命,來到英布營中時,英布已料到隨何的來意,唱道:

 

喒(咱)道你這三對面先生來瞰(看)我,哪裡是八拜交仁兄來訪我,多應是兩賴子隨何來說我。


隨何雲:我好意來訪你,下甚麼說辭,要這等提防我哪?


英布接唱:你怕不待死撞活,功折過,一謎裡信口開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