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勾手指表示對自己說的話負責,那麼勾手指是怎麼來的?

勾手指表示對自己說的話負責,那麼勾手指是怎麼來的?

小孩子喜歡勾手指發誓,他們常常勾著手指,同時一本正經地念道:「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鄭重其事地表示信守諾言,說話算數。情侶間耳鬢廝磨,浪漫之餘,也喜歡勾著手指說一番山盟海誓,以見證忠貞不渝的感情。

 

這種勾手指發誓的來歷並沒有確切可信的資料,以至有人以為,勾手指是從西方引進的,源於西方一個男女雙方勾手指所引發的愛情傳說。這個說法看似確鑿,卻因為缺少事實依據而很難使人完全信服。

 

推敲勾手指的來歷,可能與手指的作用有關。指,具有「旨」的含義,代表著個人的內心想法和意旨,手指相勾就有交流內心想法的意味。再加上古代有指天為誓的發誓形式,所以「指」便在盟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盟誓中,手指既要鄭重其事的簽名畫押,有時還要割破手指,歃血為盟。有鑑於此,人們便簡單地以勾手指表示約誓,同時借手指溝通表達互相心意的印可,有時還將兩人的大拇指相摩擊當作蓋章簽名並以此為證。

 

但是也有一種是擊掌約誓,如京劇、豫劇、秦腔、川劇中都有《王寶釧》一劇,其中有出《三擊掌》的唱段,敘述主人公與家人去擊掌約誓,願離開相府,嫁給乞丐薛平貴。這裡的擊掌是盟誓時的動作,表示自己說話算數,絕不反悔,這和勾手指的動作異曲同工,效果相似。

 

擊掌起初並不是約誓的動作,而是一種舞蹈形式。隨樂起舞時,舞者得意忘形,不由地手舞足蹈,不住地隨著音樂節奏來回擊掌活躍氣氛,增強效果。新疆克孜爾石窟就存有古人舞蹈時擊掌的壁畫。估計後來興起的鼓掌,便是從觀看舞蹈的貴族配合舞蹈的節奏而擊掌,演變為擊掌助興的,

 

古人情绪激昂之時也常常不住擊掌,借此宣洩某種情緒。由於手掌在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後來便以擊掌表示交換掌印,鄭重地代表盟誓。明清時期,擊掌成為盟誓時經常使用的動作。如《三俠五義》中的展昭與白玉堂便是彼此擊掌約定比賽事宜,《聊齋志異•胡四娘》中的丫鬟們也是擊掌為誓。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