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建築門前為何蹲著石獅子?

建築門前為何蹲著石獅子?

中國的宮殿和許多府第衙門,門前都會有一對石獅,也有的是銅獅和鐵獅。獅子一般是一雌一雄,分列左右。雄獅左蹄下踏著一球,叫做「獅子滾繡球」。雌獅的右蹄下撫著一隻小獅,叫做「太獅少師」。

 

獅子是百獸之王,石獅象徵封建帝王之尊榮與權勢。雄獅蹄下踏球象徵著統一,是權力的象徵。雌獅撫小獅象徵著子嗣的昌盛繁衍。也有人認為雙獅對視,象徵快樂與和平。此外,石獅的頭上所刻之疙瘩的數量,表示其主人地位的高低,十三個代表最高,一品官衙門前的石獅頭上才刻十三個疙瘩,稱為「十三大保」;自一品官往下,每低一級,減少一個疙瘩;七品官以下,門前不得放置石獅。這也反映了封建的等級制度。


獅子到底是甚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中國本沒有獅子,獅子主要產於非洲、西亞。在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才有了獅子。中國石獅可能早於真獅來到中國。相傳中國早在東漢就有了石獅,這可能是由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比較早傳說釋迦佛出生的時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並做出獅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因此人們又認為「佛為人中的獅子」。又有人說,獅子勇敢精進,是文殊菩薩的坐騎,認為它是高貴尊嚴的「靈獸」,能夠護法辟邪。

 

因此,在古代獅子被認為是一種威嚴吉祥的動物,人們常用石獅來裝飾橋樑,在著名的盧溝橋的柱頭上雕著大大小小、神態各異的石獅501個。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