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北宋 谿山行旅圖--范寬 | 畫情詩意

北宋 谿山行旅圖--范寬 | 畫情詩意

 

范寬是宋初著名的山水畫家,其名「寬」在中文中是寬闊、大度的意思,據說並非他的本名,而是因其為人性情寬厚而被人以「寬」稱呼。所作落筆雄健凝煉,喜用狀如雨點、豆瓣、釘頭的皴筆畫山。與關仝、李成并為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的主要流派代表,對後世影響很大。

 

 谿山行旅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占據畫面約三分之二,聳立在中央的主峰,右側有深谷瀑布,另一邊是矮小的側峰。近景中央突出兩塊巨大的岩石,背後坡岸道路上一列行旅,點出畫的主題。中景兩座山丘,隔溪相對,山上密布闊葉與針葉木,葉梢露出宏偉的寺廟建築。中景與主山間,被雲氣阻絕,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氣勢。

 

 

幅畫構圖並不複雜,局部的描寫卻很仔細,顯示出畫家有高度觀察能力和寫實的工夫,例如右下角作為點景的一列行旅,前一人包頭巾,蓄鬍鬚,袒胸露肩,執鞭回望,跨步疾行,後面跟著四匹驢子,背上馱貨物,踏著沉重的步伐,低頭伸長脖子,依序跟來,殿後一人,一手持鞭,一手執物,背著裝雜物的肩架,催促驢子前進,山路一邊接隆起的巨石,一邊臨溪,溪水從兩山之間三轉而下,一座木架築成的危橋,連接左右兩邊高低對應的丘陵叢樹,高的一邊,有枝幹虯曲,盤根錯結的闊葉大樹八株,山頂高處是筆直的針葉木。隱藏在樹林中建築物的屋脊、飛簷、斗拱、柱子、欄干、山牆,都依稀可見,背後的樹逐漸隱沒在雲霧中。對面較矮的山石上也有同樣的六株大樹,一人戴斗笠挑擔,從山背走出來,將要渡橋到對山。主峰上有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皺紋,刻畫出飽經風霜,被風化的岩石。山頂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蕈菌,前後左右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瀑布在高山深壑間,成一條線般飛洩而下,隱沒在雲煙飄渺的深淵中。這些描寫的手法都極其生動自然,而且合乎自然的規律。

 

為了描寫華北一帶,被砂礫覆蓋的花崗岩石,范寬運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顫動的筆觸,畫山石的輪廓和皴紋,分出岩石的塊面,然後用濃淡層次不同,雨點般的短線,順著石塊結組的方向,逆筆皴擦,產生明暗深淺的立體感,而且加強了由皴紋引導的山石的動勢,賦予山石強韌的生命力。樹木的畫法亦然,樹幹粗壯,盤根錯節,枝椏參差,生動的表現出生長在堅硬的岩石表層,飽經風霜的老樹的自然生態。

 

相對於唐代作為人物畫背景的山水,《谿山行旅圖》中,山的地位遠遠超過人物,它顯示了中國傳統的宇宙觀:大自然生不息,亙古不滅,人類則如同山中行旅,只是一介短暫停留的過客。

 

中國早期繪畫大師傳世作品,其年代與真實作者大多存疑,但《谿山行旅圖》是公認的范寬真跡,除了作品本身所呈現出的宋初繪畫獨有的撼人氣魄,最具說服力的「鐵證」便是范寬的落款,然而這兩個字的簽名隱藏得著實巧妙——畫面右下角,商隊身後的樹叢中貌似一簇散落的樹葉,仔細觀看才依稀可辨認出「范寬」二字。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