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人說侗族是一個擅長建築的民族,匠心營造的民族智慧已融入了他們的血液里。當我進入侗鄉,不論向哪個寨子望去,總有能吸引我視線的侗族建築。
侗族的建築匠師皆為當地的侗族民間工匠,侗族稱為「梓匠」。在設計鼓樓、風雨橋以及民居等時,他們憑藉的工具只是一杆傳統的度量尺,稱為「匠杆」。「匠杆」用一片竹子臨時製成,長度相當於房屋中柱的長度,颳去青皮,用曲尺、竹筆和鑿刀把一座樓房的柱、瓜、梁、檁、枋等部件的長度和尺碼繪刻在上面,使用起來,橫比豎量,無不得心應手。
侗寨建房有一規矩,即圍繞鼓樓修建,猶如蜘蛛網,形成放射狀。鼓樓是侗寨特有的一種民俗建築物,它是團結的象徵,侗寨的標誌,在侗民心目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鼓樓又稱「羅漢樓」,埋巨木為中心柱,建成塔形「獨角樓」,矗立於侗寨之中,立地頂天,成為侗家人的精神象徵。
侗家傳說鼓樓是照「杉樹王」的樣子建造的,總體輪廓真的很像杉樹,體現了侗族有關大樹崇拜的觀念。鼓樓內部有四根大柱直通而上,柱間長凳圍着中心火塘。樓頂懸大鼓,每遇大事擊鼓為號。塔式鼓樓除八角外,也有六角或方形的。鼓樓以杉木鑿榫銜接,頂樑柱拔地凌空,排枋縱橫交錯,上下吻合,採用槓桿原理,層層支撐而上。鼓樓通體全是木質結構,不用一釘一鉚,由於結構嚴密堅固,可達數百年不朽不斜。這充分表現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築技藝的高超。
鼓樓之所以佔據侗寨的中心位置,乃是因為它是一個神聖的空間。侗族人建寨時,鼓樓的安放有「點穴」的意思,就像侗族歌謠中唱的那樣「鼓樓建在龍窩上」。鼓樓是一幢空洞的大屋子,除了火塘、板凳、木鼓之外,裏面沒有任何家具。平常不用的日子裏它就空着,人們可以隨便的自由進出,而鼓樓的閒置狀況恰好表明它同瑣細的凡俗的日常生活保持着一個疏離的立場。從禮儀上說,大器是不可輕易使用的,所以鼓樓總是在有特殊事務的時刻才會正式啟用。
侗鄉多河溪,風雨橋幾乎每寨都有,有的並不只一座,是入寨必經之路。風雨橋既可供行人遮風避雨,又可兼作寨門,更是村民休息聚談之所。每逢盛節,外寨親友來會,全寨人齊集橋頭,盛裝出迎,唱攔路歌,奉敬客酒,賽蘆笙舞,顯示了濃郁的民族風情。風雨橋的選址十分注重成景和得景,使之既能妝點大好河山,又能在橋內觀賞到周圍的美好景色。
風雨橋在侗族觀念中是溝通陰陽兩界的「生命之橋」和護寨納財的「福橋」,因此不吝雕琢修飾,使其集亭、塔、廊、橋為一體,壯麗輝煌。風雨橋這種超越了實用和美學的建築,實際上是侗族具體地表現風水觀念的一種文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