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竹刻是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於一體的漢族傳統雕刻藝術。寶慶(今湖南省邵陽市)屬西高東低半山區半丘陵地貌,盛產楠竹,自古竹器製作業十分發達,是中國竹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明代編修的《寶慶府志》,曾記載過萬曆年間寶慶竹刻名師潘一龍及其竹藝作品的情況。清代康熙年間,寶慶竹刻藝人王尚智發明了翻簧工藝和翻簧竹刻。以此法製作竹刻時,藝人將竹子去青去節,剝削出竹簧,經煮、曬、碾等工序後,壓平貼於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拋光打磨,運用不同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鳥。
寶慶竹刻的藝術品從現今留存的實物資料看,最早的是潘一龍的竹雕筆筒。潘一龍(1563年-1645年)別號雲山樵子,是寶慶竹刻創始人之一。從小天資過人,工詩善畫,尤精於竹刻,所刻山水花鳥人物全無刻意,卻形神兼備,自然生動。該時期寶慶竹刻主要流行圓雕和透雕的雕刻技法。寶慶竹刻發展至清朝時,由於竹簧工藝的發明,不僅區別於其他竹藝派別,也使得竹刻的工業化成為一種可能。寶慶竹刻藝人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實踐後,已能夠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竹製佳器。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竹簧天地同春壽字盒」、「芭蕉山石貼簧盒」等珍稀藝術品,工藝水平已是相當高超。據《寶慶府志》記載,當時最有名的竹刻藝人李昌元以制竹子食篋和書篋而名重一時,最終成為宮廷專門的竹刻師。乾隆時期,寶慶竹刻進入了全盛期,形式圖案更為豐富而絢麗,製作也更為嫻熟精美,成為漢族民間藝術的優秀代表。
竹簧雕刻色澤猶如象牙,格調高雅,一經問世,即成為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競相收藏的珍品,並被宮廷定為貢品和外交禮品。曾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1950年,政務院特定8件寶慶翻簧竹刻工藝品,作為毛澤東主席出訪蘇聯向斯大林祝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