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朕可下不了筷子|宋人市井

朕可下不了筷子|宋人市井

 

「八荒爭湊、萬國鹹通」的汴京,不僅接納了各地的人物,也融匯了多樣的美食。宋朝南方經濟的繁榮造就了不少人才,江南士子來汴京做官的越來越多。《宋代地域文化》一書統計,北宋前期南方官員所佔比例為15.5%。北宋後期,這一數字已經達到59.7%。為了滿足江南來的士大夫的口味,汴京城開起了不同地域口味的飲食店,如川飯店、南食店、北食店等,許多地方的名菜都可以在汴京品嘗到。

 

淮南、兩浙的螃蟹,明州的江珧柱、青蝦,松江的鱸魚,襄陽的鯿魚,福建的子魚,江南的笋、鹿肉和獐子等珍奇美味,都可以在汴京的市場上買到。

 

不過,江南的魚鮮海味薈萃於汴京,也就是北宋中期以後的事。五代時東南的物產運不到汴京,汴京市民並沒有吃魚的習慣。等到「天下為一家」,東南的魚鮮運到汴京,還鬧出不少笑話。沈括《夢溪筆談》記載了一件事:慶曆年間,眾學士在翰林學士院聚會,買了一簣生蛤蜊,讓廚師做熟。等了很久,蛤蜊還沒端上桌。學士們納悶,就差人去查看。原來蛤蜊被廚師拿油煎得焦黑,卻尚未熟爛。廚師拿不出手,正躊躇呢。這個插曲引得在座學士哄堂大笑。難怪歐陽修在《京師初食車螯》中,這樣描述京城人對車螯的觀感:「坐客初未識,食之先歎嗟。」車螯,是文蛤的一種。

 

蛤蜊雖然運到了北方的市場,但由於運輸等原因,價格也很高昂。外地特產賣到京城,內務府有時候也從街上採買一些,有一次,宋仁宗發現宴會中上了一道肥美的蛤蜊,吃起來鮮美可口。於是他邊吃邊問太監:這東西汴京不產,是從哪裡來的?太監奏道:這是海邊來的。仁宗又問,這要多少錢一枚呢?看到皇帝吃的開心,太監回稟:據說每一枚要千錢呢。海物容易腐壞,不易保存,自海邊至京城,只能保存一成新鮮完好的,所以價格昂貴。宋仁宗一聽,立刻就停下筷子,歎道:這一盤蛤蜊二十八枚,朕常叮囑你們不要過於奢侈,可是今天這一盤就吃掉二十八千錢,朕可下不了筷子!從此仁宗再也不吃蛤蜊了。

 

資料來源:中華遺產2016-01《復活清明上河圖》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