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藝」陽城焙麵麵塑.山西省陽城縣|華夏非遺

「藝」陽城焙麵麵塑.山西省陽城縣|華夏非遺

 

陽城焙麵娃娃是山西省陽城縣一種獨特的麵塑藝術,它的製作不同於一般麵塑的籠蒸,也不是在鏊子裏直接烤製,而是用一種當地特製的砂土套鍋烤成,其特點是看著美、聞著香、食著脆,為陽城縣獨有,在中國的麵塑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

 

 

傳說故事

 

陽城縣剪紙與麵塑老藝人王玉環(已去世)曾經講過一個在當地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清朝光緒初年,北方連年大旱,災情十分嚴重,近臣向小皇帝奏本說:「天下大旱,赤地千里,百姓饑餓,甚至鬧到人吃人的地步。」不諳世事的小皇帝說:「只要朝廷有糧吃,民間人吃人怕甚。」慈禧不悅,傳旨:「讓民間捏麵娃娃食用,再不可人吃人造孽。」這道旨意傳到陽城,荒災大劫已過,十室九空,幸存的百姓正逢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就焙製麵娃娃做紀念,之後延續成俗。事實上,當地早已流行有七月十五蒸老娃和蒸麵羊獻地官爺的習俗,焙製娃娃恰巧與蒸老娃和蒸麵羊獻地官爺的習俗交合。

 

 

製作方法

 

焙麵娃娃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傳統戲曲故事、富含民間吉祥如意的各種圖案等上百種。

 

製作方法大致可分為八個步驟:用杏仁水和麵,按構圖用料將麵切成小塊,用擀麵杖將麵泥按作品需要的形狀擀薄;接著用刀或剪刀按所要塑造的物象裁剪出大體基礎即底料;再捏製頭、手、人物的身姿動態等;分手執的道具、花朵、雲紋等立體與平麵裝飾;立體的需捏出具體的形狀,如花朵可用細麵條纏繞出花形,也可剪出幾片花瓣形的薄麵泥,其上用梳子壓紋道,然後用鑷子從一邊向另一邊輕輕推擠,自然地成彎曲捲邊的花瓣,然後成單瓣或複瓣組合,再蘸少許水粘在該裝飾的部位;平麵裝飾,用八角(即大料)壓紋為花;上色,除麵部、手腳或某朵花該露白部分外,用熬製好的糖稀搭色水均勻反複地塗在作品上;最後放置在加熱後的套鍋烤焙,烤焙時不能翻動,必須掌握好火候,一次成形。

 

 

獨特工具

 

焙製套鍋的獨特工具產生了焙麵塑與蒸麵塑的截然不同。由於焙烤工具是鐵鍋內壁用砂土抹過一層泥漿的套鍋,分上下兩口鍋,焙時兩口鍋預先燒熱,一口鍋扣在火口上,鍋底(此套鍋為平底)上置鏊子,捏好的麵娃娃放在鏊子上,再將另一口鍋扣在鏊子上,麵娃娃憑上、下鍋散發的熱烤熟。正因焙製的特殊性決定了麵塑只能取淺浮雕式。若捏漢鍾離袒胸露乳的乳之高度,常用半個杏核扣在基礎上,再用薄麵泥裹包住杏核。一保持高度,二容易熟透。用八角(大料)印花,半圓的竹筒用力裁透基礎麵泥,繼而提升竹筒時將裁透的半圓麵泥帶起,輕輕向麵泥連接的一側壓一壓,就呈凸起狀。用此工具、此法可以組合排列出各種花形、圖案。

 

由於焙製工藝的獨特決定了捏塑時只能采取淺浮雕的藝術樣式,在物象造型上必然取概括、誇張的藝術手法。上世紀50年代成立合作社,取消了套鍋館,百姓們捏製出麵娃娃無處焙製,這項手工技藝也就從此蕭條冷落。

 

 

傳承人

 

陽城縣焙麵娃娃代表性傳承人璩鴻琪,培養了大批民間藝術骨幹。他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學會了全套焙麵工藝,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初,他組織老藝人馬貞元、王玉環、白青蕙等人傳承這項技藝,使這項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蓓蕾重新獲得了生機,在省市乃至全國展覽中榮獲大獎。如今的陽城縣內為數不多的既蒸麵又用套鍋焙麵,並且加工其他麵食品的商戶,雖然生意不及以往興隆,但在過傳統節日、舉辦喜事時,焙麵娃娃需求量依然不少。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