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繡技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平」指繡面平展;「齊」指圖案邊緣齊整;「和」指設色適宜;「光」指光彩奪目、色澤鮮明;「順」指絲理圓轉自如;「勻」指線條精細均勻、疏密一致。
蘇繡為蘇州刺繡之簡稱,它以產生之地命名,歷史上曾廣泛存在于蘇州城鄉。近十年來蘇繡行業逐漸萎縮,現主要集中于蘇州市區和高新區東渚鎮、鎮湖街道一帶。
蘇繡技藝的起源不詳。現存的宋代以來蘇繡實物顯示了不同歷史時期蘇繡技藝的發展狀況和實際水準,如元代蘇繡殘片表明,當時已有一件作品運用9種刺繡針法;明代繡品多採用文人畫稿,開始形成精細雅潔的獨特風格;清代蘇繡成為行業,商品繡極為發達,蘇州因此有"繡市"之稱。道光年間,蘇州女子丁佩總結刺繡技藝,完成了中國第一部刺繡專業著作《繡譜》;清末民初,蘇繡名家沈壽創「模擬繡」,晚年口述《雪宦繡譜》,總結刺繡經驗;20世紀30年代,蘇繡名家楊守玉創「亂針繡」,豐富和擴展了蘇繡的題材與內涵;20世紀50年代,蘇州刺繡研究所建立,聚集、培養了大批蘇繡人才,她們在繼承傳統繡法的基礎上研究和創制了多種繡法與針法,使蘇繡技藝不斷發展和提高。
自明代以來,蘇繡大師輩出,流派紛呈,目前尚有確切傳人並有影響的蘇繡可分為三大譜系,
一是傳統細繡,二是沈壽所創的「模擬繡」,三是楊守玉所創的「亂針繡」。這三大譜系的技藝都有著豐富而多變的適應性,完整而系統的技藝法理,具有傳統的書畫品味和濃厚的地方色彩。
蘇繡一直是蘇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工藝美術,對工藝美術史、民俗學和女性學等學科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但隨著現代商品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繡花技術得到普遍應用,在此情勢下蘇繡的生存空間日益縮小,擁有高超技藝的蘇繡傳承人和高品質的蘇繡藝術品越來越少,蘇繡正面臨著有序傳承的危機,亟待搶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