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一聲除舊歲」。放爆竹,迎新春,這種習俗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但是,中國最早的爆竹並不是用火藥做的,而是帶節的竹竿。竹竿點燃後竹筒內的空氣受熱膨脹,迫使竹腔爆裂,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響。因此,古人稱它「爆竹」,唐代人稱為「爆竿」。
古代人燃放爆竹,最早是為了嚇退猛獸惡鬼。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古人為了祈望一年的吉利,元旦那天,要「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也就是年年春節放爆竹的由來。
用火藥爆竹代替竹竿,是火藥發明以後的事。
中國是發明火藥的國家。從宋代開始,捲製紙張包裹火藥的火藥爆竹已經流行。當時的火藥爆竹稱「鞭炮」、「爆仗」。「鞭炮」是把一個個的小型爆竹用藥線串成長鞭的樣子一起放,「一爇(點燃)連百餘不絕」。據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記載,當時臨安的「爆仗」花樣已經很多,有的做成瓜果的樣子,有的做成各種人物形狀,很受人們喜愛。
煙花的興起和「鞭炮」同時,最早稱「煙火」。「煙火」的基本作法是在紙或泥做的外殼裏填裝可以發生煙火的火藥,點燃後噴射各種顏色的火焰、火花或幻化各種景象。據《武林舊事》、《西湖老人繁盛錄》等書記載,南宋時煙火已經有空中大煙火和平地小煙火之分。每逢元夕,宮中要放大煙火「百餘架」(大煙火搭架放演),而那些民間的後生小子則到霍山之側,「放五色煙火,放爆竹」。大煙火五彩繽紛,多是用藥線編排成樓閣、亭台、人物、花鳥等形象,每一點燃,幻光化彩、燦爛輝煌;小煙火多是在紙筒中裝火藥,除了能放射火焰,還能在地上盤旋遊動。傳說宋理宗和太后在宮中看煙火,一個「地老鼠」盤旋著直沖太后座下,太后嚇得趕緊跑了。於此也可看出南宋時煙花之盛。
明清兩代,爆竹煙花極為流行。「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新年春節,婚喪嫁娶,無論貧富,都要燃放爆竹煙花。明清爆竹煙花的花色品種遠遠超過宋元,製作技術也日益精巧。明代放煙火俗稱「放盒子」。因為當時煙火多是把藥線煙火編排好後放入盒子裏,搭架燃放。反映明代生活的小說《金瓶梅》中有一幅放煙花的插圖,這是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放煙火圖。圖中放煙火的木架高聳,上面掛滿各式各樣的煙火爆竹,正在燃放、變幻著各種各樣的顏色和圖案,週圍的觀眾仰首觀看,這是明代煙花發展水平的真實寫照。該書中對西門慶攔門放煙火是這樣描寫的:
一丈五高花樁,四周下山棚熱鬧。最高處,一只仙鶴,口裏銜著一封丹書,乃是一枝起火(起花)。一道寒光,直鑽透鬥牛邊。然後,正當中一個西瓜炮迸開,……觱剝剝萬個轟雷皆透徹。彩蓮舫,賽月明,一個趕一個……;紫葡萄,萬架千株……。霸王鞭,到處響亮;地老鼠,串繞人衣。瓊盞玉台,端的旋轉得好看;銀蛾金蟬,施逞巧妙難移。八仙捧壽,各顯神通;七聖降妖,通身是火。黃煙兒、綠煙兒、氤氳籠罩萬堆霞;緊吐蓮,慢吐蓮,燦爛爭開十段錦。一丈菊與煙蘭相對,火梨花共落地桃爭春。樓台殿閣……村坊社鼓……貨郎擔兒……鮑老車兒……五鬼鬧判……十面埋伏……總然費卻萬般心,只落得火滅煙消成煨盡。
這些描寫可能有些誇張,但大體情況決非杜撰。
清代爆竹煙花品色多,工藝水平高,更較明代為勝。據《帝京歲時紀勝》、《清稗類鈔》等記載,當時京城的煙火,僅名目一項就有:盒子、花盆、煙火杆子、線穿牡丹、水澆蓮、鞭王鞭、竹節花、泥筒花、金盆撈月、壘落金錢、大梨花、千丈菊、地老鼠、水老鼠、珠簾、焰塔、葡萄、蜂蝶、雷電車鞭等。盒子花能一盒「裝成數出故事」,「人物象生,翎毛花草,曲盡妝顏之妙」,「一盒三層,一層為『天下太平』四大字;二層為鴿雀無數群飛,取放生之意;三層為四小兒擊秧鼓唱秧歌,唱『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雲車駕六龍』一首」。傳乾隆時秦淮河放煙火,「士女空巷」,「如水鴨、水鼠、滿天星、遍地錦、金琖、銀台、賽月明、風車、滴滴金者,不一其名,不一其巧」。至於爆竹,則有雙響、震天雷、升高三級浪等,小孩兒放的,叫作「小黃煙」。這麼多名目的煙花爆竹,不一定都是一個地區生產的,但它反映了清代煙花爆竹生產水平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