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古代人的鬧鐘是什麼? |活在昔日

古代人的鬧鐘是什麼? |活在昔日

古代有種職業叫「更夫」。古代人睡得早基本一更晚點二更便睡了,所以說起的也早。

 

打更是古代夜間的一種定時報時的做法,類似於現在巡夜的工作。更夫通常兩人一組,一人手中拿鑼,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時兩人一搭一檔,邊走邊敲,「篤篤---咣咣」。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個時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時俗稱五更天,這時雞也叫了,天也快亮了。

打更時常說的話:「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鳴鑼通知,關好門窗,小心火燭!」;「寒潮來臨,關燈關門!」;「早睡早起,鍛煉身體!」……

在古鎮磁器口,每晚都有一著馬褂,提燈籠,持銅鑼的老者沿街鳴鑼,這就是打更的大概情景了.

 

·打落更(即晚上七點)時,一慢一快,連打三次,聲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晚上九點),打一下又一下,連打多次,聲音如「咚!咚!」。「咚!咚!」;

 

·打三更(晚上十一點)時,要一慢兩快,聲音如「咚!--咚!咚!」;

 

·打四更(淩晨一點)時,要一慢三快,聲音如「咚--咚!咚!咚」;

 

·打五更(淩晨三點)時,一慢四快,聲音台「咚--咚!咚!咚!咚!」。

 

總體來說是由慢到快,連打三趟便收更結束。但為什麼又不打六更(淩晨五時)呢?因為古人早睡早起,五更一過便開始起床做家務了,「一日之計在於晨」嘛,就連皇帝也在五更天便開始準備上朝了。另外,還有種說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時不宜驚動他們以免影響他們回不到陰間而在陽間為禍,當然,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

 

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覺,要守著滴漏(一種記時的東西)或燃香(也是計時的東西),才能掌握準確的時間。打更的職業雖然高尚,但似乎古人有時也常拿打更的尋開心,有句俗話叫「打更人睡覺--做事不當事」就是明證。還有句話叫「落手打三更」,意思是一更天打成了三更天,指搞錯了。

 

古代的計時方式很多,可以靠其他動物(聞雞起舞)、靠太陽(日晷)、靠星星(夜觀天象)、靠水(銅壺滴漏),還可以靠火,也就是靠燃香,每支香的燃燒時間大致是固定的,所以「一炷香」就成為了一個時間單位。

 

燃香計時又被稱為「火鐘」,後來更加的高級,甚至出現了「火鬧鐘」。也就是將一根香橫放,在特定的位置掛上金屬球,下邊擺上金屬盤,香燒到那裡,金屬球掉落在盤內,發出巨大的響聲,就起到鬧鐘的作用了。

 

其他的報時方法還有晨鐘暮鼓,一般的古城都會有鼓樓,就是為全城報時用的。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