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也好,宰相也好,所謂「位極人臣」、「百官之首」,一般意義上說都是指古代封建王朝最高大臣和行政長官,在皇帝左右輔佐其總理天下大事,類似今天的總理、首相之類官職。宰者,主宰也。
相者,輔佐也。丞者,也是輔佐之意。西漢丞相陳平曾總結說:「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一般來說,丞相的歷史更早,而宰相稍後一些。春秋及以前叫相國;戰國、秦、漢(分為三公)、三國叫丞相;此後兩晉開始,以及南北朝則叫宰相,隋朝、唐朝雖然也叫宰相,但有代名,比如尚書令、同平章事之類,北宋其實也是類似,但都是宰相;南宋、元朝、明朝初期也叫丞相。
其實,宰相的正式官名,隨著朝代的更替,先後出現過相國、公卿、尹、丞相、宰相、大司徒、侍中、中書令、尚書令、錄尚書事、同平章事、黜置使、樞密院、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多達幾十種。
當然,有時候,丞相、宰相也不一定是最高長官,比如唐玄宗時期改尚書僕射為丞相,當時的丞相就不是宰相之職;元朝的行省丞相則為地方官,亦非丞相。而宰在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官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為官的通稱。還有些時期,除了朝廷有相,各個小諸侯國也有自己的相,其地位顯然低多了。
更具體地說,丞相宰相制度起源於商戰國。秦國自秦武王開始,設左、右丞相,但有時也設相邦,魏冉、呂不韋等都曾居此職。秦統一以後只設左、右丞相。西漢初蕭何為丞相,後遷為相國,蕭死,曹參繼任。漢惠帝劉盈、呂後至漢文帝劉恆初年,設左、右丞相,以後只設一位丞相。漢初各王國擬制中央,也在其封國中各設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改稱為相。因為中國的官僚行政體系長期采用三省六部制、九品中正制,所以丞相宰相是非有不可的。
其實,東、西方幾乎所有封建王朝,朝廷裡都缺不了這麼一個官員、一個職位。相是皇的助手、股肱,但彼此之間又有鬥爭、分權,既矛盾又統一。
但是,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殺掉專權的丞相胡惟庸後,就徹底廢除了1600餘年的丞相制度,同時還廢除了中書省,大權均集中於皇帝,皇帝親自掌管六部,君主專制得到加強,皇權與相權的鬥爭以皇權勝利而告終。此後直到清朝一直沿襲,雖然也出現過內閣大學士、首輔、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等類似的相位、皇帝助手,但比較過去的丞相、宰相是大為不同了。所以,這胡惟庸亦就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真正的中書省丞相。
胡惟庸(?-1380),濠州定遠(今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人,與李善長同鄉,皖派首領之一,明朝開國功臣。洪武三年(1370)拜中書省參知政事;洪武六年(1373)憑李善長推薦任右丞相;約洪武十年(1377)進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此後驕縱跋扈,專權自負,貪污受賄,毒死劉伯溫,並企圖毒死徐達;甚至心懷異志,招兵買馬,企圖叛亂(另一個說法,這是朱元璋為剪除權臣而栽贓給他的)。公元1380年爆發「胡惟庸案」,為明初四大血案之一,遭朱元璋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