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箭無不勝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箭無不勝

在中國歷史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弓箭同時作為武器和禮器在上層社會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弓箭在戰場和禮教活動中的反覆演示使得它逐漸成為了具有「武」和「禮」雙重意義的符號,並通過「射藝」教育得到強化、合併、傳播。隨著歷史的發展,弓箭的象徵意義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成為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符號。同時,弓箭的文化內涵也不斷地泛化和「延異」,其文化含義也變得越來越豐富。

作為兵器的弓箭,一直被寓以男子所應有的眾多優良品格的含義,是男子陽剛之氣的代表,而又兼有「文」和「武」的特質。「射者,男子之事也」,射術自古以來被認為是男子所必需的技能。古代求子會在廟堂「獻弓於高謀之前」,家中有男孩降生時,則要「懸弧與門左」,希望男孩長大後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直至現在,中國東北滿族還保留著這一傳統。在戰場中有「折箭為誓」,折斷箭以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誓約。在這裡,箭可以視作信用和決心的代表,而其根本也是立誓者將箭作為自己人格和生命的代表,用折斷箭來表達違背誓言甘受懲罰。而古代戰爭故事中反覆出現的有關弓箭的英雄故事聯立成的一個豐富的、龐大的意象群,本身也是弓箭所包含的文化內容。而直至現代,在福建等地的農村,還有在家門或村中大樟樹上懸掛製作精緻的小弓箭以「闢邪」,相信弓箭可以降服病魔瘟神,以此來祈求平安,人們對弓箭武力的崇拜在民俗文化中被已經神化了。

而作為禮器的弓箭和射箭活動,慢慢脫去了它原有的軍事含義而增加了交際娛樂的意味,成為了一種形式化的符號和象徵式的動作。如到了戰國時,西周宴會中的射禮就被「投壺」所代替。《禮記大全》載,「壺之為器所以實酒而置之席間者也。其原始也,必以燕飲之間,謀以樂賓。或病於不能為射也,舉席間之器以寄射節焉,此投壺之所由興也」,「以壺代侯」,以「棘」代箭,以投代射,射禮中的弓箭已完全脫去了其作為工具的原始功能,成為了一種純粹的禮儀符號,甚至可以用其他物件替。隨著娛樂意味的不斷加強,射箭活動的形式也得到了不斷的豐富,如後世就有「射柳」、「射粉團」、「射木兔」、「射虎」、「射草狗」等活動,作為節日和聚宴時的娛樂手段。這些射箭活動已融入到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