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對帝位的影響

占星對帝位的影響

《易經·繫辭》説:「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人們仰望夜空,觀察到天體星座運行所形成的縱橫交錯。又説:「天垂象,見吉凶。」上天顯示種種天象,從中可以看出人間的禍福。現在占星術主要預測個人的命運;但在古代,雖有形形色色的算命之術,卻與觀星無關。因為對天象的觀測和占卜判斷,可預言國家大事——諸如莊稼收成、自然災異、戰爭勝負,以至帝位安危、國運盛衰。占星即是掌握天意,所以觀測星象由皇家天文機構壟斷,民間是不許私自學習的。

為帝王服務的占星學,在古代世界是常見的。古埃及注重天狼星,因為它的運行與尼羅河的泛濫週期相關,而瑪雅人推行金星年曆法,用來安排國家祭典。那麽,古代中國的君主又重視甚麽星象呢?

星象一:五星連珠

在眾多天象中,日、月是最容易看到,其他星體也是觀測的對象,它們的亮度、大小、形狀、顔色以及和其他星座的相對位置,都可以占斷。基於五行思想,古人認為五大行星與政治密切相關,尤以「五星聚合」視為祥瑞。這是指在地上有限的視覺範圍內,五星相去不遠地排列在一定方向上,又稱為「五星連珠」。

在唐玄宗年間編纂的占星術書《開元占經》,説:「王者有至德之萌,則五星若連珠。」代表有德之君出現,以上應天象,但也提到對無德者而言,將會失去天下。傳統認為上天賞善罰惡,大吉大凶之間,關鍵是君主要有德行,政治修明。其實,星空中的異常天象,多被視為災禍的徴兆,就是要統治者常保自我警惕的心。

星象二:熒惑守心

這些災難之徴,有日蝕、彗星等,以「熒惑守心」最為嚴峻。由於火星在亮度和位置上,比較變幻莫測,古人稱之為「熒惑」;而二十八宿是分佈在天上的星群,當中「心宿」的主星則看作皇帝的化身。「熒惑守心」即是觀察到火星在心宿附近徘徊,預示帝王將遭遇禍殃。

事實上,史上有不少小故事可以看到,如何詮釋自然天象,是要考君臣的政治智慧的:

比如前文提及,《呂氏春秋·制樂》及《史記》都有記載,春秋宋景公時期,出現了熒惑守心,宋景公不願把災禍轉移他人,願意承擔殃咎,最終並沒有帶來不幸的故事。

而裴松之《三國志注》記魏明帝曹睿,曾經問大臣黃權,天下三分鼎立,到底哪一國是正統?黃權回答,往年有熒惑守心的星象,結果文帝曹丕駕崩,而吳、蜀二主都無事,説明魏國才是正統。

星象三:壽星

除了災異之星象外,也有吉祥之星。譬如南極老人星,又叫「壽星」,《史記·封禪書》記載秦朝已有壽星的祭祀。

壽星的出現與否,關乎君主健康、國運昌盛和百姓安樂。由於南極老人星的位置太偏南,在中原地區不是常見的,再往北走就看不見,就是稀罕。到了唐玄宗時代,國家壽星祭祀與皇帝壽誕結合,老人星的政治色彩趨淡,福壽意味漸濃。明初,廢除壽星祭祀,但老人星象徵長壽的觀念已深入民間,它的人格化演變成大家熟知的壽星公形象。

作者:鄺明威博士

(本文曾於2020年3月2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