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吞蟲:唐初蝗禍與太宗對策

貞觀吞蟲:唐初蝗禍與太宗對策

唐太宗吞食蝗蟲?

《貞觀政要》卷八記有以下一條: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穀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復為災。

此段文字同時見於《舊唐書.五行志》,卻微有不同。據《舊唐書》,蝗災在「貞觀二年 (公元 628 年)」的「六月」發生,蝗蟲吞食京師長安的農作物 (所謂「蝗食稼」),致使太宗愁眉不展。「是歲蝗不為患」,「是歲」即這一年的意思,跟「自是」有分別。不過,觀乎往後再無蝗禍記錄,直至玄宗「開元四年五月」,才有「山東螟蝗害稼」,用「自是」也不是完全錯誤。要之,太宗有吞食蝗蟲如此誇張而反常的舉動,反映當時關中蝗災確實非常嚴重,為朝廷挽救不得。

翻查史籍,不只唐太宗一朝出現蝗災,綜合《北齊書》、《周書》、《隋書》,我們可以看到

北齊天保八年公元 557 春三月……自夏至九月,河北六州、河南十二州、畿內八郡大蝗。是月,飛至京師,蔽日,聲如風雨。甲辰,詔今年遭蝗之處免租。《北齊書.文宣紀》

天保九年公元 558 ) ……山東大蝗……(《北齊書.文宣紀》

北周建德元年公元 572 三月詔:「……去秋災蝗,年穀不登,民有散亡,家空杼軸……《周書.武帝紀上》

建德二年公元 573 八月丙午……關內大蝗。《周書.武帝紀上》

開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并州蝗。《隋書.五行志下》

河北、河南、鄴都屬太行山以東地區,并州即今日山西一帶,關內即關中地區。由此已約略可窺蝗蟲分佈地域。

又《魏書.苻健傳》有:

……萇亦為流矢所中死。關中大饑,蝗蟲生於華澤,西至隴山,百草皆盡,牛馬至相啖毛,虎狼食人,行路斷絕。十八年,健死,子生僭立。

苻萇死於公元 354 年,一年後苻健逝世,文中的關中蝗災該發生於公元 354 - 355 年。「蝗蟲生於華澤,西至隴山」,「華澤」,章義和〈魏晉南北朝時期蝗災述論〉據《資治通鑒》胡三省注,指華陰之澤。「西至」即向西飛。換句話說,先秦兩漢蝗蟲的飛行路線,歷前秦、北齊、北周至隋唐而未改,都是東向西飛。章氏進一步說明:「較之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飛蝗活動區域有同有異。由東至西,此期的青州仍然是蝗災高發地區,而西則達到敦煌一帶……」

另外,從「自夏至九月」、「去秋災蝗」、「八月丙午……關內大蝗」,蝗禍仍集中在夏秋兩季之間爆發,對農業帶來致命打擊。官德祥在〈兩漢時期蝗災述論〉說:「農諺謂:『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漢代的蝗災主要發生於夏季和秋季,這對農民打擊很大。夏季,農民正努力耕耘,憧憬有好收成,但當發現其正在茁壯生長的作物,被蝗蟲一掃而空,真是晴天霹靂!到了秋收時,蝗災的破壞,不只是摧毀了農民心血,更使他們處於衣食無著的悲慘境地。」雖是分析兩漢,但同樣可應用到北朝、隋唐。雄才大略如唐太宗,面對蝗蟲肆虐,亦只能對之咒罵、生吞,足見在自然之下,人力如何渺小。

[註] 官德祥〈兩漢時期蝗災述論〉於 2001 年發表於《中國農史》,文中以「時間分佈」、「空間分佈」、「飛行軌跡」等範疇析論兩漢蝗災,可說是為國史中的蝗災研究奠下基本格局。往後學者基本上沿襲官氏所開格局,作進一步深化,將相關範疇移用到研究魏晉南北朝乃至其他朝代,如章義和 2005 年發表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蝗災述論〉,便是一好例子。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

圖片:Pixabay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