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戀愛的墳墓?隋文帝楊堅的婚姻

婚姻是戀愛的墳墓?隋文帝楊堅的婚姻

獨孤后與楊堅的婚姻,與其說是自由戀愛的結果,不如理解為政治聯姻更為合適。

獨孤信有三女,長女嫁北周明帝宇文毓為皇后,四女嫁李昞為夫人,七女 (即獨孤后) 嫁楊堅為夫人。宇文毓是皇帝,宇文泰之後。李昞父親為李虎,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楊堅父親楊忠是十二大將軍之一。要之,三人皆來自代郡武川鎮,有鮮卑血統,而且身份顯赫。獨孤信是想借此擴展自己的政治實力。

對女兒們來說,以獨孤后為例,她嫁楊堅時才十四歲,我們委實很難想像如此年少的女子如何與異性自由戀愛至結婚。史書記「高祖與后相得,誓無異生之子」更多是講婚後二人相處得宜,相敬如賓,基於親厚的夫妻情,加上忌憚獨孤后的家世背景,楊堅遂發「無異生之子」之誓言。這不是熱戀男女情到濃時的承諾,因二人本沒經過此一階段也 (漢光武與陰麗華、清光緒與珍妃有,但楊堅與獨孤后則未必)。

關於獨孤后的名字,《周書》、《隋書》未有記載,僅《北史》有「隋文獻皇后獨孤氏,諱伽羅,河南洛陽人,周大司馬、衛公信之女也。」提及「伽羅」二字。「伽羅」語出佛典,多伽羅 (Tagara) 的簡稱,香木名。由這個名字,可窺獨孤家篤信佛教,整個家族該有胡人血統 (佛教當時被視為胡人的宗教)。

又獨孤后之母為崔氏,證據見於:

崔彥穆……隋開皇初,以獻皇后外曾祖,追贈上開府儀同三司、新州刺史。

初,信入關後,復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順、陀、整;崔氏生隋獻皇后。

崔彥穆出身清河崔氏,清河崔氏乃北方漢人士族大姓之一。換言之,獨孤后是胡漢混血兒。此也令她和楊堅有接合點,楊堅自稱是東漢楊震之後,為站到漢人一邊的代北胡人。

和漢族婦女順從夫君、一心專注家庭事務迥異,獨孤后有政治識見,且親手化解過一些危機,以下是其中例子:

(1) 鼓勵楊堅奪位:周宣帝死,楊堅居禁中,總攬朝政,獨孤后竟使人對高祖說:「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

(2) 體恤將士辛勞:幽州總管陰壽私自勸獨孤后買胡商價值八百萬的明珠,被獨孤后嚴辭拒絕,理由是「非我所須也。當今戎狄屢寇,將士罷勞,未若以八百萬分賞有功者」。

(3) 救出親女麗華:北周宣帝欲賜楊麗華死,獨孤后親自到皇宮為女兒求情,不惜叩頭流血,救出女兒之餘,也令楊家、獨孤家避過一劫。

尤其甚者,楊堅做了皇帝後,每次臨朝,獨孤后必與丈夫「方輦而進,至閣乃止」,兩車並排而入,標誌著獨孤后擁有和楊堅平等的地位,宮中因此有「二聖」之稱。「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隨則匡諫,多所弘益」,據此,獨孤后儼然成為楊堅的政治顧問,楊堅一言一行,皆難逃獨孤后的法眼。儘管史載「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寢,相顧欣然」,楊堅有感痛失自由,為此忿忿不平,箇中心境,亦不難推想。

欲見楊堅自覺不得自由,可參考:「尉遲迥女孫有美色,先在宮中。上於仁壽宮見而悅之,因此得幸。后伺上聽朝,陰殺之。上由是大怒,單騎從苑中而出,不由徑路,入山谷間二十餘里。高熲、楊素等追及上,扣馬苦諫。上太息曰:『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熲曰:『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上意少解,駐馬良久,中夜方始還宮。」

尉遲迥孫女被獨孤后殺害只是一觸發點,背後是多年來楊堅的委屈,以及對獨孤后的不滿的總爆發。

在這件事上,渤海高氏出身的文官高熲,站到楊堅一邊,「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可以為證。武官楊素未見反應,但由獨孤后後來「聞熲謂己為一婦人,因此銜恨」,誰向獨孤后告密當天的事?必是楊素無疑!楊素選擇站在獨孤后一邊。這個分歧,不久成就太子楊勇與晉王楊廣的對立。

請留意,「后俟上於閣內。及上至,后流涕拜謝,熲、素等和解之。上置酒極歡,后自此意頗衰折。」獨孤后清楚知道,經過尉遲迥孫女一事,她和楊堅之間的信任、相敬如賓已不復再,她因此要自保,將隨時危及自己權力地位的人 (如高熲) 剷除,並時刻提醒楊堅妾侍是可惡的 (高熲有妾生子,獨孤后加以譖毀。諸王及朝士有妾懷孕,獨孤后勸楊堅斥責。太子楊勇多內寵,又愛妾侍雲氏,獨孤后叫楊堅廢太子),從而鞏固自己元配的地位。

楊堅愛不愛獨孤后?不愛又怎會言聽計從?但獨孤后呢?她的嫉妒,是出於真愛,抑或對權力地位的迷戀?答案不言而喻。唐朝高宗李治對武后也有深情,但武后更多是看中李治手上的權力,另一對「二聖」,另一段帶缺陷的婚姻,歷史何其相似!

[主要參考資料]

1. 李延壽,《北史.后妃傳下》

2. 魏徵等,《隋書.后妃傳》

3. 李延壽,《北史.崔彥穆傳》

4. 李延壽,《北史.獨孤信傳》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

圖片:電視劇《獨孤皇后》劇照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