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真正的「春秋五霸」?

誰是真正的「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的講法最早見於《孟子》,〈告子下〉: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但「五霸」具體指哪幾個人物?書中未有提及。直到戰國末年,荀子才有進一步說明。

《荀子.王霸》:

雖在僻陋之國,威動天下,五伯是也。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鄉方略,審勞佚,謹畜積,脩戰備,齺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當。故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是皆僻陋之國也,威動天下,彊殆中國,無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謂信立而霸也。

據此,「五霸」清楚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秦穆公、宋襄公則未有包括在內。

同期有《墨子》,書中<所染>記曰:

齊桓染於管仲、鮑叔,晉文染於舅犯、高偃,楚莊染於孫叔、沈尹,吳闔閭染於伍員、文義,越句踐染於范蠡大夫種。此五君者所染當,故霸諸侯,功名傳於後世。

竊以為視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為春秋時代五大霸主,乃戰國末期時人的共識。

又從《荀子》書中,可知戰國時人分判霸主的七大準則:

  • 其所管治的國家在偏遠之地,卻有震動天下的威勢;
  • 無健全的禮制教化,也不講究使人心悅誠服;
  • 注重方法策略的運用;
  • 使人民勞逸有時;
  • 認真蓄積糧食;
  • 強化戰爭武備;
  • 任賢納諫,君臣上下互相信任配合。

(3) 用現代社會學的術語說,就是講究工具理性。因為講究工具理性,民力就不能浪費或亂用,故有 (4)。

至於 (5),即急耕。(6) 即厲戰。結合 (2),霸主其實已有一定程度的法家傾向,對儒家政治理念提出質疑及批判。

(1) 的偏遠是對中原而言,距離中原較遠。(7) 即《墨子.所染》想表達的意思。

不過,進入西漢,「五霸」人選開始有變動,王褒《四子講德論》:

三代以上,皆有師傅;五伯以下,各自取友。齊桓有管鮑隰寗,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晉文公有咎犯趙衰,取威定霸,以尊天子。秦穆有王由五羖,攘卻西戎,始開帝緒。楚莊有叔孫子反,兼定江淮,威震諸夏。勾踐有種蠡渫庸,剋滅彊吳,雪會稽之恥。

刪去吳王闔閭,加入秦穆公,理由是穆公抵禦西戎,並為後來秦始皇一統天下作了個好開始。

至東漢,應劭撰《風俗通義》,其中〈五伯〉:

《春秋》說: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莊是五伯也。

一方面繼續承認秦穆公,一方面首以宋襄公代越王勾踐。同時代人如趙岐,在注《孟子》時,亦言:

五霸者,大國秉直道以率諸侯。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是也。

應劭的見解在唐代仍被司馬貞《史記索隱》採納:

伯音霸,五霸者,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也。

只有顏師古在注《漢書》時去楚莊王而代之以吳王夫差。

究竟用秦穆公、宋襄公取代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是否恰當?我們可以這樣考慮:

秦穆公

崤之戰、彭衙之戰,秦軍皆被晉軍擊敗,穆公年代,秦東進之路被晉扼住,只能向西拓展,換言之,無法有震動天下、威脅中原的架勢。

此外,蹇叔哭師,正因為秦穆公不聽其勸阻,終於秦被晉打敗於崤山。任賢納諫,秦穆公亦做不到。

相比之下,吳王闔閭重用伍子胥、孫武,北上攻楚,楚國幾乎滅亡。闔閭明顯更適合歸入「春秋五霸」。

宋襄公

泓水一役,襄公堅持「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才發動攻擊,結果宋軍為楚軍大敗,襄公亦因此重傷而死。不講實效,只知守禮,也無力震動天下,宋襄公怎能跟重用范蠡、文種,趁夫差北上,乘機消滅吳國的越王勾踐相提並論,遑論取而代之。

根據《荀子》的判準,西漢以後「春秋五霸」人選的變動,只是越變越不適切,越變越與戰國時人的看法背離。今人欲真正認識春秋時代有哪五個霸主,最好還是追本溯源,以戰國時人的看法(即《荀子》、《墨子》書所示)為根據。

順便一提,清代學者顧炎武在其著作《日知錄》中,提到:

五伯之稱有二,有三代之五伯,有春秋之五伯……若孟子所稱五霸,而以桓公為盛,則止就東周以後言之。如嚴安所謂周之衰三百餘歲,而五霸更起者也。然趙氏以宋襄並列,亦未為允。宋襄求霸不成,傷于泓以卒,未嘗霸也。史記言越王勾踐遂報彊吳,觀兵中國,稱號五伯……言春秋之五伯當列句踐而去宋襄。荀子以桓文及楚莊闔閭句踐為五伯,斯得之矣。

亭林以考證見長,其判斷大致可信。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