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古稱濠鏡澳,意思是水域如鏡的港灣,因地近香山縣,又有香山嶴之稱(「嶴」通「澳」字,山間平地的意思)。「澳門」之名不知始於何時,有說它以前是個小漁村,而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所以便稱「澳門」。
澳門於秦漢時期屬南海郡番禺縣,隋朝改屬寶安縣,唐中葉後廢寶安縣,歸屬東莞縣,到南宋時,又歸屬香山縣。據記載,南宋抗元大將、「宋末三傑」之一的張世傑亦曾在澳門一帶駐紮,宋亡以後,留駐的軍旅部分在此聚居,逐漸形成一些以捕魚、務農為生的小村落。
澳門為何叫Macau?
澳門得名「Macau」,則是源於葡萄牙語,這故事要從明朝嘉靖年間說起,當時澳門人以蜑家人(即以船為家的漁民;「蜑」,粵音「但」)和客家人為主,當地漁民為求出海平安歸來,修建了供奉海神的「天妃廟」,當地人稱之為「媽閣廟」。傳說當時有葡萄牙商隊從「媽閣廟」附近登陸,尋問當地人該地港口名稱時,當地人回以「媽閣」,口耳相傳下於是逐稱該地為Macau(即葡萄牙語的譯音「媽港」)。葡萄牙人從當時明朝廣東地方政府取得澳門居住權後,成為首批正式進入中國居住通商的歐洲人。
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曾因事到澳門遊覽,不但將他對澳門的有趣景象寫進題為《香山逢賈胡》等詩中,亦將「番鬼」(洋商人)、「通事」(翻譯從事)等寫進了著名作品《牡丹亭》內。例如,《牡丹亭》第二十一出,一名僧人出場時自報身分:「一領破袈裟,香山嶴里巴。」(「巴」為葡萄牙文音譯,意為「神父」。)
傳教士促進中西交流
說起神父,最早來中國傳教的意大利籍天主教神父利瑪竇,便是於1582年到達澳門,他亦在這裏學習中文。其後數十年,利瑪竇通過廣交朝廷官吏與士大夫,一邊傳播天主教,一邊引入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亦是第一位將中國文學及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其著述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馬禮遜,蘇格蘭人,是另一位傳教士於1807年到達澳門。馬禮遜在華傳教達27年,將整本《聖經》譯成中文,還編纂了一部巨著,多達4,500多頁的漢英—英漢字典——《華英字典》。《字典》文字流暢、內容通俗易懂,使西方讀者能更深入理解中國文化的意蘊和內涵,架起了中西文化溝通的橋梁。
作者:梁國毅老師
(本文曾於2022年11月24日在《星島日報》「歷史時光機」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