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古城──肇慶

嶺南古城──肇慶

我們在上一篇提到了肇慶是嶺南著名的歷史名城之一,但它並不是一開始便稱為肇慶的,有時被稱為高要、信安、端州等等,肇慶之名則是由宋朝開始的,而且它的得名還與一位皇帝登位有關。

肇慶地區原屬百越族,從境內發掘出土的春秋晚期至戰國時代的墓葬物及青銅器,已見其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長江流域楚越文化影響的痕跡。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帝征服百越之後,肇慶分屬桂林郡和南海郡,其後秦朝滅亡了,該地被秦將趙佗所建的南粵所據,最後被漢武帝平定,歸屬蒼梧郡。

隋文帝在開皇年間,打敗了南方的陳朝,重新統一天下,將該地稱作端州,大業三年又廢州置郡,將端州改為信安郡。唐朝時曾改稱高要郡,最後又復稱為端州。

宋帝賜名肇慶

到了北宋,宋徽宗趙佶因曾被封為端王,封地端州自然是早應祥瑞,因此即位後遂改端州為興慶府以示其入繼大統乃是普天之慶,此後又親賜御書「肇慶府」,肇慶之名由是而來。元、明時期肇慶歸屬的行政轄區雖有不同,但直至清朝,肇慶市仍有不斷的發展,曾為兩廣總督首府駐地長達180多年,是嶺南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

這個古代名城更曾是南明永曆帝建都立國之地。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城帶兵攻陷北京,崇禎帝煤山上吊,明朝滅亡。其後清兵入關,明室諸王先後在南方擁立多個皇帝,最後的就是在肇慶登基的永曆帝。至今留下了南明皇宮,仍位於肇慶城中路的麗譙樓,是肇慶市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裹蒸粽與端硯

肇慶除了有悠久歷史,它的特色「土產」更對中國傳統文化保留與發展有顯著的貢獻,如遠近馳名的裹蒸粽,其用當地特有的冬葉、水草包裹,呈金字塔形,入口鬆化爽滑甘香,與我們一般普通的粽子其實大有分別。

還有就是比黃金還貴重的端硯,便是書法的重要工具之一。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端硯不但刻工精緻美觀,而且能「發墨」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歷代均列為貢品。我們常聽說的「文房四寶」,即是肇慶端硯與湖筆、宣紙、徽墨,均被譽為是國家地理標誌的產品。

作者:梁國毅老師

(本文曾於2022年9月29日在《星島日報》「歷史時光機」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