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到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了解到孫中山先生為革命所付出的一切。讓我獲益良多,以下將會分三部分講述這次考察之旅的見聞。
第一、華人早期的生活。
在檳城,華人早期主要在檳城的喬治市居住,因此那裏具有古老的歷史文化。例如:秋麗街、亞美尼安街等。早在19世紀初,檳城是自由港口之一,因此吸引大量中國的商人移民和做生意。現在華裔佔當地人口的56%。當時,他們建了多個會館,十分華麗之餘,宗教意識亦強。例如:邱公司。它是馬來西亞最大型的華人會館,可見邱氏在當時是十分富有。此外,檳城的姓氏橋很有特色。各橋主要以姓氏宗親分而聚居,富有海上居民的生活特色。
在新加坡,華人早期主要在芽龍和加東一帶。現在華裔佔當地人口的74.1%,他們主要以英語、馬來語和普通話來溝通。當時到新加坡的福建人主要從事海上貿易,主要信奉道教。而到新加坡的潮州人主要從事工商業和捕魚業,後來更建賭場和胡椒種植園。華人的生活非常簡樸,大多以店舖裏狹窄又擁擠的一間間小木房為「家」。
華人與上述兩地的當地人通婚後所生的子女會被稱為峇峇和娘惹。
第二、孫中山在東南亞的革命活動。
在檳城,孫中山曾在檳城居住過。因此與檳城結下深厚的情緣。當時他將南洋同盟會指揮中心遷往檳城。又成立同盟會分會。並向外尋找華僑的幫助和籌集資金。期間,他遇到吳世榮、黃金慶等華僑的幫助。他們一起辦書報社和報紙《光華日報》,並無條件地幫助孫中山策劃革命,可謂盡心盡力。此外,史上有名的武裝起義如黃花崗之役,廣州起義等都是在檳城策劃的。
在新加坡,孫中山主要策劃革命和居住的地方是晚晴園。當時,他得到華僑張永福、陳楚楠和林義順的幫助和捐款,才能有足夠的資金和安全的棲息地。他更於1906年在晚晴園成立同盟會的分會,他選擇晚晴園的原因是地方很清淨和距離市區頗遠,因此在那裏聚會不會惹起注意。期間,他與華僑張永福、陳楚楠和林義順辦報章《南圖日報》,雖然過程遇到很多阻礙,但最終亦能順利發報。此外,史上有名的武裝起義如:黃花崗起義、嶺南起義等都是在新加坡策劃的。
最後,在這次五天四夜之歷史文化考察之旅中,我了解到孫中山如何為革命所付出。在策劃革命期間,他為逃亡而多次遷移,為籌款而多次向華僑同胞解釋理念,為革命而豁出去。如不是他努力策劃革命來推翻滿清,現在的中國或許仍是採用帝制,人民不會得到公平的對待,更多的生命會被塗炭。
歷史的價值很高。因為通過了解力的演變,才能以史為鑑,力求改進。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由簡陋的封建制度經歷了多個朝代的制度變更。雖然,現在的統治制度並不完全民主。因為政府並不是通過普選而誕生的,但人民比以前更具有民主的意識。極欲爭取個人的權利,期盼將來中國能開放政權,讓更多有才華的人公開發表改善國家政策的意見,做到真正自由民主的社會,因此我們不能忽視歷史的價值,反而要通過它來尋求改善或解決現有問題的可行方法。從而令人更具有理智的思維。正面而積極地解困,那麼,整個社會將會變得更完美。
嘉諾撒書院(中五)黃勉綾
(原刊於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課同學會的《孫中山先生革命遺跡 檳城及新加坡兩地 歷史文化考察二零一六 見聞錄》,知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