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是一門要尋根究底的學科,追求歷史背後的真相緣由。以課程中北魏孝文帝為例,推行鮮卑漢化並不只因為先祖奉行,更能歸因於當朝馮太后的漢族文化所至。歷史背後總是環環相扣,如漣漪般擴散影響。適逢是孫中山先生誕生150周年,正好借此良機認識中國民族革命的根源,窺探書本外的風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向是儒家的中心思想和處世之道:有家才能保國。在古代傳統農耕社會中,家戶亦是納稅基礎單位,為國之根本。正如丁新豹博士所述,國父在香港孕育革命思想,在日本組織大小起義,在南洋籌集所需款項作為革命根基。我們應先探究南洋華人社會為根由,再去了解其對革命成敗所起之效。
南洋華人雖然遠離中原故土,但仍建立龐大的華人勢力。十八至十九世紀,不少華人為謀生而遠赴重洋,離鄉背井。客家福建各族紛紛爭分石礦或橡膠生意,組織公司會館作為自助機構,劃分勢力以致腥風血雨,甚至於1867年時在檳城發生暴動爭鬥,需要當地英軍炮轟邱公司制止。為了有效控制華人,英政府委任華人領袖為「甲必丹」彼此合作管理。華人從此成為南洋一大勢力,財力雄厚,成功在南洋地區建立自己的華人社會,他們又憑着馬來半島鄰近中國南方的地理優勢,影響故土。南洋華人壯大不僅因為財雄勢大,更是背後和統治階級共生的結果。保家衛國,南洋華人於當地安定後便開始關心中國未來動向。
他們在清中葉開始已經出錢出力援助中國發生民生。在邱公司則有清帝御賜牌匾嘉許當地華人捐助。清廷亦曾於洋務運動及甲午戰爭時向華僑募捐。這些行為不但反映南洋華人對當時清廷的重要性,更顯露中國人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雖然他們身處異地,但仍一心援助國家,這種行為確實體現國人風骨,令人感歎不已。華僑時刻關心故鄉國土,亦解釋為何他們不遺餘力,甚至傾家蕩產地支持孫中山先生的救國大業,令人敬佩。
回到革命大業的主題,革命黨能獲得華僑支持,除了因為推翻帝制是救國唯一途徑外,我認為以上華人社會提倡的傳統美德亦是箇中因由。在南洋籌款的目的自然是為添置槍炮,招募人手以加強革命聲威。但遠赴南洋應是國父無奈之舉。當時在國內面臨不斷被清廷追捕的處境,革命黨有如風中殘燭。他們唯有到南洋東山再起。有賴「星州三杰」的鼎力相助,創辦《光華日報》宣揚革命思想,以晚晴園為革命基地,終令到革命思潮席捲華人社會。背靠南洋豐富資源,最後能夠推翻帝制開創共和,南洋華僑自然功不可沒。遺憾的是「星州三杰」為革命犧牲一切,終使自己家道中落,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世人皆知孫中山在日本創立同盟會和可歌可泣的黃花崗革命。但革命根本──南洋華僑的捐助與犧牲──卻默默埋沒在歷史長河之中。研習歷史並不應聚焦在單一位時代英雄上,更要宏觀地了解時代格局及背後由來。中國歷史不單是書本上的段落言詞,亦是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及社會演進過程。封建帝制至共和建國,能夠參與是次考察團細看風雲,實屬萬幸。
英皇書院(中四)王仕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