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的一站:從維多利亞城走到喬治城

歷史教學的一站:從維多利亞城走到喬治城

檳城又叫叫檳榔嶼,首府為喬治城(George Town),以英國國王喬治三世(King George III)命名。178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取得檳榔嶼,並將此地作為英國的海軍基地,這裡是東西貿易的必經之地,亦即馬六甲海峽中的重要補給港。到今天,喬治城仍保留不少殖民地建築物,如檳榔市政廳、聖喬治教堂、華盍街大教堂、維多利亞女皇紀念鐘樓等等,擁有完整的歷史建築群,而檳城的發展不如香港般急速,在喬治城,仿如走進舊時的香港一樣。

喬治三世的孫女就是香港人較熟悉的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香港佔有香港島後,主要先發展中西區及灣仔一帶,並建立維多利亞城(City of Victoria),是為香港的首府,維多利亞城包含西環、上環、中環和下環,下環即今天的灣仔及銅鑼灣一帶,東角(即銅鑼灣東角道一帶)亦包括在內。今天我們回顧維多利亞城,能夠看到的殖民地時建設的建築物已不多,著名當數終審法院大樓(即舊立法會大樓)、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即前終審法院大樓)、聖約翰座堂等等,現在只能從照片才能看到維多利亞城的整個面貌,細看一下,維多利亞城就仿如一個歐洲城市,不過都已成為回憶了。而走到喬治城,一幢幢舊式的建築,以及仿似五六十年代的墟市,確令香港人產生一種奇妙的思鄉之情。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很想學生多認識香港歷史,但要教香港歷史的話就比較困難,首先學校的中史課程很少涵蓋香港歷史,而且課時不足,不可能一邊教習中國五千年歷史的同時,兼教不屬於考試範圍的香港歷史。我的方法是讓有餘暇的同學先認識學校附近的風物,例如由喇沙利道走到何東道,再去牛津道,認識街名背後的故事,再去九龍城,那就學會了不少九龍的歷史,接著再回顧維多利亞城,同學自然會有興趣追尋下去。至於走訪喬治城,就是學習東亞歷史的延伸,當中以辛亥革命和海外華僑的生活作為焦點,找出喬治城和維多利亞城相似的地方。當然同學亦可以從宗教或教育史著手,例如喇沙修士會(即基督教學校修士會)除了於1875年在香港建立聖若瑟書院之外,早在1852年,已經在喬治城開辦了St. Xavier’s Institution,讀歷史如能從自己的生活延伸開去,自然會有不少趣味。希望同學細味生活,然後產生學習的動力。

作者:麥宇翰(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秘書)

(原刊於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課同學會的《孫中山先生革命遺跡 檳城及新加坡兩地 歷史文化考察二零一六 見聞錄》,知史獲授權轉載。)

Image